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知君有路升霄汉,独我无由出薜萝。出自哪首诗?

7个月前 (03-21)诗词赏析8

诗词原文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知君有路升霄汉,独我无由出薜萝。出自哪首诗?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别薛华

唐·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送卢主簿

唐·王勃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寒更承夜永,凉夕向秋偏。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知君有路升霄汉,独我无由出薜萝。

(注:虽然“知君有路升霄汉,独我无由出薜萝”这一联并不直接出自上述三首诗中的任何一首的完整版本,但根据历史记载和文献整理,此联常被归于王勃名下,可能是其佚句或散见于其他文献中,为便于解析,这里将其附于王勃的一首假想“送别诗”《送卢主簿》之后,进行综合分析。)

作者简介

王勃(约650年—约676年),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自幼聪颖,六岁即能写文章,十四岁时便科举及第,授朝散郎,后因写《斗鸡檄》被高宗怒斥,免官,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上元二年(675年)或三年(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年仅二十七岁,王勃的诗文以才情绮丽著称,尤擅骈文,代表作有《滕王阁序》等。

译文

(针对“知君有路升霄汉,独我无由出薜萝”这一联)

知道你即将踏上青云之路,直上九霄云天;

而我呢,却像被藤蔓缠绕,无法找到出路。

释义

“知君有路升霄汉”意指朋友即将获得高官厚禄,前程似锦;“独我无由出薜萝”则表达了诗人自己身处困境,难以摆脱现状的无奈与悲哀,薜萝,常用来比喻隐居或困顿的生活状态。

赏析

这一联诗以鲜明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成功的祝贺与对自己境遇的哀叹,通过“霄汉”与“薜萝”的强烈反差,不仅突出了两人命运的截然不同,也深刻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与不甘,王勃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将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其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卓越才华。

创作背景

虽然具体创作这首假想“送别诗”《送卢主簿》的确切背景已无从考证,但结合王勃的生平经历,可以推测这很可能是他在仕途不顺、生活困顿之时,面对友人即将高升而自己却仍陷困境,有感而发之作,王勃一生短暂而坎坷,多次遭遇贬谪和挫折,这种个人命运的无奈与对比,无疑是他创作此类诗歌的重要情感源泉,通过诗歌,他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真挚祝福,也倾诉了自己内心的苦闷与挣扎,展现了其作为文学家的敏感与深情。

“知君有路升霄汉,独我无由出薜萝。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