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淮王西舍固非夫,柳恽偏州未是都。下一句是什么?

7个月前 (03-09)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江都宫乐歌

淮王西舍固非夫,柳恽偏州未是都。下一句是什么?

唐·张祜

玉树琼枝映玉壶,

春风开尽百花姝。

淮王西舍固非夫,

柳恽偏州未是都。

天子无愁春日长,

百官有喜早归途。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作者及朝代

张祜,唐代诗人,约公元792年-约852年,字承吉,清河(今属河北)人,早年寓居姑苏(今江苏苏州),后至长安,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江南等地,隐居以终,张祜乐于交游,善写宫词,风格秾丽,尤长于律诗。

作者简介

张祜是唐代中晚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以宫词著称,其诗作多描绘宫廷生活及自然景色,语言优美,情感细腻,他虽仕途不顺,但才华横溢,与许多文人墨客有交往,留下了不少佳作。

译文

玉树琼枝般的美景映照在玉壶般的宫殿中,春风吹开了百花,使得宫中姝丽们更加娇艳,淮王西边的宅邸固然不是凡夫俗子所能居住,但柳恽所在的偏远州郡也未能成为都城,天子在春日里无忧无虑,百官也因喜庆之事早早归家,在那二十四桥明月高悬的夜晚,美人究竟在何处教人吹奏箫声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江都宫的美丽景色和宫廷生活的闲适,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岁月的怀念,诗中提到的“淮王西舍”和“柳恽偏州”都是借古喻今,暗示江都宫虽非都城,但仍有其独特的魅力和地位,而“二十四桥明月夜”则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描绘了扬州夜晚的美丽景象。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都宫的繁华与美丽,通过对比和借喻的手法,突出了其独特的地位和价值,诗人以“玉树琼枝”和“百花姝”来比喻宫中的美景和佳人,使得整个画面生动而富有诗意,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和地名,使得诗歌在表达上更加含蓄而富有韵味,特别是“二十四桥明月夜”一句,不仅描绘了扬州夜晚的美丽景象,还寄托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和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祜在游历扬州时所作,扬州在唐代是一个繁华的都市,以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而闻名,张祜在游览江都宫时,被其美丽的景色和宫廷生活的闲适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佳作,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扬州的深厚感情和对往昔繁华岁月的无限怀念,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宫廷生活和自然景色的热爱与追求。

“淮王西舍固非夫,柳恽偏州未是都。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