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的解释

7个月前 (03-08)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宫词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的解释

唐·王昌龄

金殿晓开春气融,

玉阶仙仗拥千重。

上阳宫女含声送,

不忿先归舞细腰。

作者简介

王昌龄,字少伯,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尉,安史之乱后,惨遭佞臣陷害,冤死狱中,王昌龄的诗以七绝著称,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又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著有《王右丞集》《王昌龄集》等。

译文

清晨,金色的宫殿在春日的暖阳下渐渐苏醒,宫殿内外春意融融,玉石铺就的台阶上,皇家仪仗队重重叠叠,气势恢宏,上阳宫的宫女们默默地含着泪水,用无声的方式送别着什么人,她们心中不满,因为有人能够先于她们回到那歌舞升平的地方,继续展示着她们纤细的腰肢和曼妙的舞姿。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唐朝宫廷中的一幅场景,通过上阳宫女的情感表达,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复杂与无奈,金殿、玉阶、仙仗等意象,展现了宫廷的奢华与威严;而宫女们的“含声送”与“不忿先归”,则揭示了她们内心的苦楚与不满。

赏析

王昌龄的这首《宫词》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宫廷生活的另一面,诗中通过对比与象征,将宫廷的繁华与宫女的哀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金殿、玉阶、仙仗等意象的堆砌,不仅展现了宫廷的富丽堂皇,也暗示了宫廷生活的等级森严与压抑,而宫女们的“含声送”与“不忿先归”,则是对这种压抑生活的无声反抗,她们虽然身处繁华之中,却难以摆脱命运的束缚,只能默默承受内心的痛苦与不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昌龄在朝廷任职期间,他对宫廷生活的观察与体验,使他能够深刻捕捉到宫女们的内心世界,通过这首诗,王昌龄不仅表达了对宫女们命运的同情,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与黑暗,在繁华的宫廷背后,隐藏着无数像宫女们一样被忽视与压迫的弱势群体,他们的命运与情感,同样值得我们去关注与思考。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