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全诗是什么?

9个月前 (12-21)诗词赏析18

关键词“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全诗是什么?

原文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二》

唐·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云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草中。

君为明月珠,迢迢挂梧桐。

幽栖莫隐沦,寂寞道为邻。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

巧言构人罪,至令百舌喑。

恻恻泣路歧,哀哀悲素丝。

平交不可忘,久要不可欺。

丈夫贵知己,何必念生平。

白璧双明月,方知一玉真。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想象丰富,语言奔放,意境奇妙,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代表。

译文

(部分译文,重点翻译关键词所在句)

……

道理说完就闭口不言,洒脱地抛弃世俗的束缚和囚拘。

……

释义

“道尽即闭口”意指当道理已经说尽时,就选择沉默,不再多言;“萧散捐囚拘”则表达了诗人洒脱不羁,不受世俗礼法和拘束的性格特点。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友人韦侍御黄裳的赠诗,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表达了对友人品格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人生哲理的感悟。“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道理的深刻领悟,也展现了他超然物外、不拘小节的洒脱性格,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是李白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与韦侍御黄裳的交往有关,韦侍御黄裳是李白的朋友,两人之间有着深厚的友谊,在这首诗中,李白通过赞美韦侍御黄裳的品格和才华,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敬仰和珍视,诗中也蕴含了李白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自我价值的追求。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这首诗较长,以上译文和赏析仅针对了部分内容和关键词进行了阐述,未能全面覆盖整首诗的内容,如需更全面的理解,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专业人士。

“道尽即闭口,萧散捐囚拘。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