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29)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霓裳中序第一

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的意思及出处

宋·姜夔

亭皋正望极,乱落红莲归未得,萧萧渐积,纷纷犹坠,门掩清秋夕。

暝色侵楼半尺,孤影黯、此愁何极,霜风定不知,偷入罗帏,又还斜日。

梦绕云山几万重,睡起莞然成独拥,一尊清酒,谩将幽恨,细绕银屏曲。

倦倚玉阑看月晕,容易语低香近,此时情绪,此时风景,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

作者及朝代

作者:姜夔(kuí),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姜夔生于南宋时期,一生未仕,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有《白石道人歌曲》等传世,姜夔的词作在南宋词坛独树一帜,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站在水边远望,红莲凋零,归期无望,落叶萧萧渐积,黄昏时分,孤影黯然,愁绪无边,暮色悄悄侵入楼内半尺,独自倚靠,这愁苦何时能尽?霜风定是不解人意,偷偷溜进罗帐,又迎来斜阳西下。

梦中绕着云山重重,醒来独自怅然若失,一杯清酒,难以排遣心中幽恨,只能绕着银屏低吟,疲倦地倚在玉栏杆上,看着月晕,轻声细语间,香气袭人,此时的心情,此时的风景,肌肤如玉,更占尽了千种娇艳。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主人公的孤独愁绪,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一句,形容了女子肌肤如玉般细腻,更兼具千种娇艳,是词中对美好形象的赞美。

赏析

这首词以秋日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词中“萧萧渐积,纷纷犹坠”等句,生动地描绘了秋叶的凋零,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而“孤影黯、此愁何极”等句,则直接表达了词人的孤独和愁绪。

“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一句,是词中的点睛之笔,不仅赞美了女子的美丽,也寓含了词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中流露出的孤独和愁绪来看,可能与词人的个人经历和情感经历有关,姜夔一生未仕,转徙江湖,生活漂泊不定,这种生活状态可能使他更加珍视和怀念那些美好的时光和人物,这首词可能是词人在某个秋日黄昏,独自面对自然景象时,触景生情,有感而发。

“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