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幽栖莫笑蜗庐小,有云山、烟水万重。全诗是什么?

3个月前 (04-29)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鹧鸪天·送叶仲洽归闽

幽栖莫笑蜗庐小,有云山、烟水万重。全诗是什么?

宋·辛弃疾

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浮天水送无穷树,带雨云埋一半山。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江头未是风波恶,别有人间行路难。

幽栖莫笑蜗庐小,有云山、烟水万重,此生心事闲难得,准拟明朝路漫谩。

(注:此诗为节选,原词中“幽栖莫笑蜗庐小,有云山、烟水万重”为下阕后半部分,为便于解析,此处将其独立呈现并稍作调整以适应题目要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壮志难酬,但其词作艺术成就极高,题材广阔,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又不失温婉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不要笑话我居住的蜗居虽小,但这里有连绵的云山、缭绕的烟水重重环绕。

释义

“幽栖”指隐居之处,“蜗庐”比喻狭小简陋的居所。“有云山、烟水万重”则描绘了隐居环境的优美与宁静,表达了诗人虽处简陋之境,但心怀广阔自然,享受精神上的富足与自由。

赏析

这句词以自嘲的口吻开篇,却透露出诗人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在辛弃疾的笔下,物质条件的贫瘠并不妨碍精神的富足,蜗居虽小,却能容纳下万重云山、烟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这种以简朴为乐、以自然为友的生活哲学,不仅是对个人境遇的豁达接受,也是对世俗名利的一种超脱与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辛弃疾送别友人叶仲洽归闽时所作,当时,辛弃疾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仕途不顺,心中充满了对现实的不满与无奈,在这样的背景下,他通过描绘自己隐居生活的宁静美好,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困境的淡然处之,在送别之际,以这样的词句相赠,既是对友人的安慰,也是对自己心境的一种抒发。

“幽栖莫笑蜗庐小,有云山、烟水万重。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