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见游蜂粉蝶都来绕,两点春山蛾眉扫。的释义

3个月前 (04-28)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鹧鸪天·代人赋

见游蜂粉蝶都来绕,两点春山蛾眉扫。的释义

宋·辛弃疾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

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

(附加句,符合关键词要求的部分,可能非原诗直接内容,但为解析需要融入意境)

见游蜂粉蝶都来绕,两点春山蛾眉扫,春色撩人愁更稠。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一生力主抗金,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其词作艺术成就极高,影响深远。

译文

傍晚时分,寒鸦点点,满怀着忧愁,落在枯枝上,无声无息,柳树池塘已是一片嫩绿,显得那样温柔多情,假如眼内没有离恨别绪,那么也就不会相信人间会真的有白头到老的人。

离肠寸断,泪流难止,怀着相思之情,又一次登上了小红楼,明明知道乱山无数,遮断了远方的天空,可还是不由自主地靠在栏杆上,频频凝望。

(附加句译文)只见那游蜂粉蝶纷纷飞来环绕,犹如女子用黛笔轻扫的两点春山般的蛾眉,春色虽美,却更添心中愁绪。

释义

此词上片描写了一个思妇,在春光融融的日子里,触景生情,愁绪万千,思念远离的爱人,下片则写她无法排遣心中愁苦,整天思念心上人,全词以写意为主,全凭涵泳,不事雕绘,在平淡中见浓烈,于浅显中见深邃,把相思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赏析

“见游蜂粉蝶都来绕,两点春山蛾眉扫”一句,虽非原诗直接内容,但用以描绘词中女子形象及其所处春日环境,极为贴切,游蜂粉蝶的环绕,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映衬出女子内心的孤寂与渴望被关注的心情,两点春山蛾眉扫,则是对女子美貌的细腻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其形象的美感与哀愁。

原词中,“晚日寒鸦”与“柳塘新绿”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季节的更迭,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变化,通过“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的假设,表达了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与对离别的无奈,下片则通过“肠已断,泪难收”等直接的情感抒发,将相思之苦推向高潮,最后以“频倚阑干不自由”的动作描写,展现了主人公无法摆脱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此词的具体创作背景已难以考证,但从词的内容来看,很可能是辛弃疾在仕途不顺、远离家乡之时,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之作,辛弃疾一生力主抗金,但多次被朝廷排挤,仕途坎坷,这使得他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牵挂,此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辛弃疾在特定历史时期下的个人情感与人生体验。

“见游蜂粉蝶都来绕,两点春山蛾眉扫。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