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幼习儒,精通经史,一举进士及第。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儒士荣光
唐·李端
自幼习儒志未休,
精通经史度春秋。
寒窗苦读无人问,
一举进士及第游。
作者简介
李端,唐代诗人,字正己,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中进士,与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耿湋、夏侯审并称“大历十才子”,李端才思敏捷,尤工五言律诗,多酬赠之作,其诗作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是唐代文坛上一位重要的诗人。
译文
自幼年起我便立志学习儒家学问,
深入钻研经史典籍,度过了无数个春秋。
在寒窗下刻苦读书,无人问津,
终于在一次科举考试中一举进士及第,开始游历四方。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自幼立志学习儒家学问,通过刻苦钻研经史典籍,最终实现了科举及第的梦想,诗中“自幼习儒”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问的热爱和追求,“精通经史”则展示了其深厚的学识功底,“一举进士及第”则是其多年努力的成果和荣耀的象征。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儒家学问的执着追求和科举及第的喜悦之情,首句“自幼习儒志未休”直接点明了诗人的志向和追求,为全诗奠定了基调,次句“精通经史度春秋”则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学识和才华,以及其在学术道路上的不懈努力,后两句“寒窗苦读无人问,一举进士及第游”则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了诗人科举及第前后的巨大反差,表达了其内心的感慨和喜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端个人的科举经历有关,作为唐代的一位重要诗人,李端在科举考试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一举进士及第,这一成就不仅是他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其多年努力和坚持的结果,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儒家学问的热爱和追求,以及科举及第的喜悦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科举制度对士人命运的影响和塑造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以“儒士荣光”为题进行创作,但并非李端的原诗题目,原诗可能并无特定题目,而是后人根据诗意进行命名的,由于历史久远和文献流传的原因,关于这首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和细节可能已无法完全考证,但无论如何,这首诗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内涵成为了唐代文坛上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