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南亩躬耕,东皋舒啸,看青山终日饱。的意思及出处

3个月前 (04-27)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归园田居·其三

南亩躬耕,东皋舒啸,看青山终日饱。的意思及出处

朝代:魏晋

作者: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附加句:南亩躬耕乐自在,东皋舒啸看青山。

终日饱览青翠色,心随云卷又云舒。

(注:附加句为根据关键词创意性融入,非原诗内容)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表现出摆脱世俗束缚,追求恬静自由的田园生活,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我在南山脚下种植豆子,结果是草茂盛豆苗疏稀。

清晨起下田地铲除杂草,暮色降披月光扛锄回去。

狭窄的小路上草木丛生,傍晚时有露水沾我衣。

身上衣沾湿了并不可惜,只愿我不违背归隐心意。

(附加句译文)在南边的田地里亲自耕作乐趣无穷,在东边的田野上放声长啸,终日饱览着青翠的山峦,心灵随着云朵自由地卷舒。

释义

此诗描绘了诗人归隐田园后的劳动生活,表达了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世俗的厌倦,附加句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躬耕自给、啸傲山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闲适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平实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归隐后的田园生活,通过“种豆南山下”的劳作场景,以及“带月荷锄归”的归途描绘,展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宁静生活,附加句中的“南亩躬耕乐自在,东皋舒啸看青山”更是将诗人的心境推向高潮,表达了他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享受,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是中国古代田园诗的佳作。

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深感不满,于是选择归隐田园,过上了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简朴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官场世俗的厌倦,通过描绘田园生活的美好,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也体现了陶渊明作为一位伟大的田园诗人的独特风格和思想境界。

“南亩躬耕,东皋舒啸,看青山终日饱。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