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上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4-2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上一句是什么?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清照

朝代:宋代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婉约派代表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译文

薄雾弥漫,云层浓密,日子过得愁烦,龙脑香在金兽香炉中缭袅,又到了重阳佳节,卧在玉枕纱帐中,半夜的凉气刚将全身浸透。

在东篱边饮酒直到黄昏以后,淡淡的黄菊清香溢满双袖,此时此地怎么能不令人伤感呢?风乍起,卷帘而入,帘内的人儿因过度思念身形竟比那黄花还要瘦弱。

释义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通过描述重阳赏菊的情景,烘托了一种凄凉寂寥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愁苦之情,充分显示出她对丈夫的深情。

赏析

全词情感悲伤,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上片写作者重阳节在室内闷坐,心情愁苦烦闷,为下片写赏菊饮酒作铺垫,下片写赏菊饮酒,但全篇愁字未露,而情致婉转,意境凄迷,虽未直写重阳对丈夫赵明诚的思念,但“人比黄花瘦”一句,却极富有深情,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直抒胸臆,写出了抒情主人公憔悴的面容和愁苦的神态,这三句工稳精当,是作者艺术匠心之所在,先以“销魂”点神伤,再以“西风卷帘”暗含凄冷之意,最后落笔在“瘦”字上,以花儿之瘦来比拟人之瘦,意境极美,言有尽而意无穷。

创作背景

此词是李清照前期的怀人之作,公元1103年(宋徽宗崇宁二年)前后,李清照夫妇屏居青州乡里已近十年,是时赵明诚或有外任,李清照独处青州,重阳佳节,把酒赏菊,想起与丈夫在京城共度重阳节的情景,遥想此时丈夫不知在何处,不禁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词。

“对黄花人自羞,花依旧,人比黄花瘦。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