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新移槛竹,手种庭花,未容烂熳飞觞。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4-27)诗词赏析11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新移槛竹,手种庭花,未容烂熳飞觞”,这些句子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移竹》,下面是这首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诗词原文

新移槛竹,手种庭花,未容烂熳飞觞。下一句是什么?

移竹

宋·王安石

新移槛竹别开扉,手种庭花烂熳时。

未容烂熳飞觞处,且得萧疏映短篱。

风叶初鸣秋意动,露梢微滴晓光迟。

此君已得幽深趣,更待他年学画枝。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他主张变法革新,是北宋变法运动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文学上,他也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以散文和诗歌为主,风格峻切豪放,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译文

新移来的竹子被安置在栏杆旁,另开了一扇窗扉;亲手种下的庭院中的花儿正烂漫开放,还未等到花儿烂漫到可以举杯畅饮的时候,竹子已经以它稀疏的姿态映照在短篱笆上了,风吹动竹叶,初秋的气息开始弥漫;露珠从竹梢滴落,晨光也变得迟缓,竹子已经带给我幽深静谧的趣味,更期待将来能学会画它的枝叶。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亲手移栽竹子、种植花卉的庭院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期待,通过竹子和花卉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庭院中的自然景象,通过“新移槛竹”和“手种庭花”两个细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精心布置和热爱,诗人通过“未容烂熳飞觞”一句,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期待,后两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风姿和秋意,以及诗人对竹子所带来的幽深趣味的欣赏,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王安石变法失败、退居金陵之后,在变法失败、政治失意的情况下,王安石更加关注自然之美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他通过亲手移栽竹子、种植花卉等方式,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正是他这种心境的写照,表达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生活情趣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在政治失意后寻求精神寄托和内心平静的心态。

“新移槛竹,手种庭花,未容烂熳飞觞。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