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揖蟾华当松顶,照榭阁、细影纵横。全诗是什么?
诗词原文
月华词
宋·无名氏
喜揖蟾华当松顶,照榭阁、细影纵横。
玉宇澄明万象清,露华凝、夜色微明。
桂子初生香满袖,对明月、谁与共觥?
独倚危栏听水声,心随月、直到蓬瀛。
作者简介
由于此诗作者标注为“无名氏”,因此无法提供具体的生平信息,在宋代,许多优秀的诗词作品因流传过程中的信息缺失而未能留下作者的确切姓名,这些作品依然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流传至今。
译文
高兴地迎接月光洒在松树的顶端,它照亮了楼阁,投下斑驳细碎的影子纵横交错,整个宇宙仿佛被月光洗涤得清澈明亮,露珠凝结,夜色中带着一丝微明,桂花初开,香气盈袖,面对这轮明月,又有谁能与我共饮一杯呢?我独自倚在高楼的栏杆上,听着潺潺的水声,心随着月光飘向了遥远的仙境。
释义
喜揖蟾华当松顶:蟾华指月光,此句意为高兴地迎接月光洒在松树顶端。
照榭阁、细影纵横:月光照亮了楼阁,投下斑驳细碎的影子。
玉宇澄明万象清:形容月光下的世界清澈明亮,万物清晰可见。
露华凝、夜色微明:露珠凝结,夜色中带着一丝微明,增添了夜晚的静谧与神秘。
桂子初生香满袖:桂花初开,香气四溢,盈满衣袖。
对明月、谁与共觥:面对明月,诗人感叹无人共饮。
独倚危栏听水声:诗人独自倚在高楼的栏杆上,聆听水声。
心随月、直到蓬瀛:心随着月光飘向了遥远的仙境,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赏析
这首《月华词》以月光为主题,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中“喜揖蟾华当松顶”一句,生动地展现了月光洒在松树顶端的美丽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照榭阁、细影纵横”和“玉宇澄明万象清”等句,进一步描绘了月光下的楼阁、万物和夜色,展现了月光下世界的清澈与明亮。
诗人通过“桂子初生香满袖”一句,巧妙地引入了桂花这一意象,增添了诗歌的香气与韵味。“对明月、谁与共觥”一句,又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独倚危栏听水声,心随月、直到蓬瀛”两句,将诗人的思绪引向了遥远的仙境,表达了他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由于此诗作者为无名氏,因此无法确切了解其创作背景,但从诗歌内容来看,这首《月华词》很可能是诗人在某个宁静的夜晚,独自面对明月时,有感而发创作而成的,诗人通过描绘月光下的自然景象和内心感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孤独寂寞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