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恐君爱我长沙舞,且复闲中袖手看。的释义

4个月前 (04-25)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恐君爱我长沙舞,且复闲中袖手看。的释义

宋·辛弃疾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

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酒兵昨夜压愁城,风卷残云喜未平。

且对东君浑烂醉,恐君爱我长沙舞,且复闲中袖手看。

作者及朝代

作者: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为志,以功业自许,却命运多舛、壮志难酬,但他始终没有动摇恢复中原的信念,而是把满腔激情和对国家兴亡、民族命运的关切、忧虑,全部寄寓于词作之中,其词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其词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典故入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现存词六百多首,有词集《稼轩长短句》等传世。

译文

(针对“恐君爱我长沙舞,且复闲中袖手看”两句)

恐怕你欣赏我跳起那长沙地区的舞蹈,但我却只想在这闲暇之中袖手旁观,不再参与世事。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激情岁月的怀念与对现实无奈处境的感慨,诗人担心友人会欣赏他曾经的豪情壮志(以“长沙舞”为喻),但实际上他已经选择了在闲适中度过余生,不再主动参与世事纷争。

赏析

这两句诗是辛弃疾晚年心境的真实写照,他早年曾投身抗金斗争,立下赫赫战功,但晚年却屡遭排挤,壮志难酬,在这两句诗中,他以“长沙舞”象征自己曾经的豪情与战斗精神,而“且复闲中袖手看”则表达了他对现实无奈的接受与对过往的淡然,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展现了他豁达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是辛弃疾晚年所作,当时他因主张抗金而屡遭排挤,仕途不顺,生活困顿,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豪情壮志与战斗经历,不禁感慨万千,他也对现实社会中的种种不公与无奈表示了深深的忧虑与无奈,在这首词中,他通过对比自己年轻时的英勇与晚年的闲适,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淡然态度,而“恐君爱我长沙舞,且复闲中袖手看”这两句诗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了高潮,成为了整首词的点睛之笔。

“恐君爱我长沙舞,且复闲中袖手看。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