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惊物役还如昔,但觉诗情更爽然。的释义
诗词原文
闲居
唐·韦应物
门巷萧条长绿苔,
故人容鬓各相衰。
西园徒自赏,
南陌已春回。
自惊物役还如昔,
但觉诗情更爽然。
欲问东桥竹,
寒烟锁暮天。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因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与王维、孟浩然并称为“王孟韦柳”,韦应物的诗作以清新淡远、自然流畅著称,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抒发个人情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译文
门前巷陌长满了青苔,显得萧条冷清,
老朋友们的容颜和鬓发都已衰老。
独自在西园赏花,
南边的道路已经迎来了春天。
自己惊讶于还像从前一样被世事所牵绊,
但只觉得诗情更加畅快自然。
想问一问东桥边的竹子,
只见寒冷的烟雾笼罩着傍晚的天空。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闲居时的所见所感,通过门巷的萧条、故人的衰老、西园的独赏、南陌的春回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也通过“自惊物役还如昔,但觉诗情更爽然”两句,展现了自己在经历世事之后,虽然仍被俗务所牵绊,但诗情却更加畅快自然的心境。
赏析
这首诗以闲居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变化,首联“门巷萧条长绿苔,故人容鬓各相衰”以门巷的萧条和故人的衰老,营造出一种凄凉、萧瑟的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基调,颔联“西园徒自赏,南陌已春回”则通过对比西园的独赏和南陌的春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感慨,颈联“自惊物役还如昔,但觉诗情更爽然”是全诗的点睛之笔,诗人通过自我反思,表达了对世事纷扰的无奈和对诗情畅快的欣喜,尾联“欲问东桥竹,寒烟锁暮天”则以问竹的形式,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迷茫。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的深刻反思,又有对诗情的畅快抒发,展现了韦应物作为山水田园诗人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韦应物晚年闲居时期,韦应物一生仕途坎坷,晚年时逐渐转向山水田园诗的创作,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慰藉,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闲居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诗情畅快的追求,这首诗也反映了韦应物晚年时期内心的孤独和迷茫,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