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所恨二王无巨法,多少东邻拟西子。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4-23)诗词赏析18

诗词原文

题王逸少帖

所恨二王无巨法,多少东邻拟西子。下一句是什么?

唐·李白

古人书迹传东吴,

墨池深染春草芜。

所恨二王无巨法,

多少东邻拟西子。

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作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白一生游历四方,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人格魅力和艺术成就均为后世所景仰。

译文

古人的书法墨迹流传到了东吴之地,

墨池之水深深浸染了春草,使其显得荒芜。

遗憾的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王)虽书法精妙,却未能创立更为宏大的法则,

使得多少东边的邻居(指学书者)都试图模仿西施(此处喻指书法之美),却难以企及。

释义

此诗以“题王逸少帖”为题,王逸少即王羲之,是东晋著名的书法家,被誉为“书圣”,诗中首先提到古人的书法墨迹流传至东吴,暗示了书法艺术的广泛传播与影响,接着用“墨池深染春草芜”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书法家勤学苦练的场景,墨池之水因长期书写而变深,甚至影响了周边的春草,使其显得荒芜,李白在赞美书法的同时,也表达了对王羲之书法未能创立更为宏大法则的遗憾,认为这使得许多学书者难以达到真正的艺术高度,只能停留在模仿的层面,如同东邻女子试图模仿西施之美,却难以真正展现其内在的魅力。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李白对书法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到见解,他既赞美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又指出了其存在的局限性,即缺乏更为宏大的法则来指导后学者,这种批评与反思的精神,在李白的其他诗作中也有所体现,展现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敏锐洞察力和批判性思维,诗中的“所恨二王无巨法”一句,也反映了李白对于艺术创新和个人风格的追求,他认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能够突破前人的束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法则。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李白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关注有关,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李白对书法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研究,他在游历四方的过程中,可能接触到了许多古代书法家的作品,并对王羲之等书法大家的艺术成就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反思,在此基础上,他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解和看法,以及对艺术创新和个人风格的追求,这首诗也可能反映了李白在文学创作上的某种心境和追求,即不断突破前人的束缚,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语言特色。

“所恨二王无巨法,多少东邻拟西子。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