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或分一垒向边疆,愿作长城如李勣。的解释

4个月前 (04-23)诗词赏析17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或分一垒向边疆,愿作长城如李勣”,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姚合的《塞下曲》,以下是诗词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

或分一垒向边疆,愿作长城如李勣。的解释

诗词原文

塞下曲

唐·姚合

黄云连白草,万里有无间。

霜重鼓寒声不起,风高鹰背秋空远。

或分一垒向边疆,愿作长城如李勣。

夜静星河横欲晓,塞鸿一声如刀断。

作者简介

姚合,唐代著名诗人,字大凝,陕州硖石人(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元和十一年(816)进士,授武功主簿,历任监察御史,殿中侍御史,户部员外郎等职,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入朝为谏议大夫,官终秘书监,世称姚武功,其诗派也称“武功体”,与贾岛齐名,并称“姚贾”,又与刘禹锡、白居易等人友善,诗风清丽闲婉,长于五律,颇有名句传世。

译文

黄色的云彩连接着白色的草原,万里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霜重使得战鼓的声音都显得沉闷,风高使得秋空中的鹰显得更加遥远,有人愿意分到边疆的一垒去守卫,希望像唐朝名将李勣那样筑起坚固的长城,夜深人静时,星河横贯天际,即将迎来黎明,而塞外的大雁一声鸣叫,如同刀割般锐利,划破了夜的寂静。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边疆的荒凉景象和守边将士的豪情壮志,前两句通过黄云、白草、霜重、风高等意象,渲染了边疆的艰苦环境;中间两句表达了将士们愿意守卫边疆、筑起长城的决心和勇气;最后两句以星河横贯、塞鸿鸣叫作结,既描绘了边疆夜晚的静谧,又暗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守边将士的孤独。

赏析

这首诗在描绘边疆景象时,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画面感极强,通过将士们的豪情壮志和实际行动,展现了他们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在表达上,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等手法,使得诗歌既有深度又有广度。

创作背景

姚合生活在唐代中期,这是一个边疆战争频繁、国家需要稳定和发展的时期,作为一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诗人,姚合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仰和赞美,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国家安定和边疆稳固的期望,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人民心声,也展现了姚合作为一位诗人的才华和情怀。

“或分一垒向边疆,愿作长城如李勣。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