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西陵西陵高插天,武侯庙前寒泼烟。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4-23)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西陵峡

西陵西陵高插天,武侯庙前寒泼烟。下一句是什么?

唐·杨炯

西陵西陵高插天,武侯庙前寒泼烟。

滩声三日听犹怒,山势千重望更妍。

黄牛峡口夕阳偏,白鹭洲边暮雨连。

行客迢迢去不息,孤舟迢迢入云烟。

作者及朝代

杨炯,唐代诗人,约生于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卒于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杨炯以诗文著称,尤擅五言律诗,风格雄浑刚健,对唐代诗歌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作者简介

杨炯自幼聪颖好学,十岁应神童举及第,后补校书郎,二十岁应制举及第,授太子校书,曾任崇文馆学士,迁詹事司直,因恃才傲物,坐事出为梓州司法参军,后迁右补阙,起授盈川令,卒于官,杨炯的诗风质朴自然,气势雄浑,对唐诗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译文

西陵峡高耸入云,武侯庙前寒气逼人,烟雾缭绕,江滩上的水声连续三天听起来仍然汹涌澎湃,山势层层叠叠,远望更加美丽动人,黄牛峡口夕阳斜照,白鹭洲边暮雨连绵,行客络绎不绝,孤舟悠悠驶入云烟之中。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西陵峡的壮丽景色,通过“高插天”的西陵、“寒泼烟”的武侯庙前等意象,展现了峡江的雄浑与神秘,诗人还通过“滩声三日听犹怒”等描写,传达出峡江水流湍急、气势磅礴的特点,以“行客迢迢去不息,孤舟迢迢入云烟”作结,表达了诗人对行旅艰辛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西陵峡的壮丽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锐感知和深刻体验,诗中“西陵西陵高插天”一句,以夸张的手法突出了西陵峡的高峻;而“武侯庙前寒泼烟”则通过“寒”与“烟”的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对仗和排比等修辞手法,使诗歌节奏明快,韵律和谐,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炯在游历西陵峡时所作,西陵峡以其险峻著称,是长江三峡之一,诗人面对如此壮丽的自然景观,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通过诗歌的形式,将自己对西陵峡的深刻感受和对自然的热爱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这首诗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西陵西陵高插天,武侯庙前寒泼烟。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