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看直干连云起,岂但当年蔽芾棠。上一句是什么?
诗词原文
古柏行
唐·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昭烈栖迟托孤地,新栽翠柏森似戟。
汉文有道恩犹薄,贾谊才名世所嫉。
君看直干连云起,岂但当年蔽芾棠。
作者及朝代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生活在公元712年至770年之间,杜甫是唐代诗坛的杰出代表之一,与李白并称“李杜”,其作品以深刻的社会洞察力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著称,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他一生历经坎坷,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入朝为官,但不久便因直言进谏而遭贬,晚年漂泊西南,生活困苦,但仍坚持创作,留下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民疾苦的诗歌,杜甫的诗歌风格沉郁顿挫,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被誉为“诗史”。
译文
孔明庙前有一株古老的柏树,树干像青铜一样坚硬,树根像石头一样坚固,树皮光滑,雨水流过,树干粗达四十围,颜色青黑,高耸入云,有二千尺高,刘备、诸葛亮君臣遇合,相得益彰,这株历经沧桑的古柏,也受到了人们的爱惜,刘备曾在这里栖身托孤,如今新栽的翠柏森森如戟,汉文帝虽然有道,但薄待贾谊这样的贤臣;而柏树高耸入云,它的直干上连青天,岂是那些柔弱的草木所能比拟的。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孔明庙前的古柏,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感慨,古柏象征着坚韧不拔、忠诚不渝的精神,而刘备、诸葛亮君臣的际会则体现了英雄人物的伟大抱负和时代机遇的完美结合,诗人也借古柏之口,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
赏析
这首诗以古柏为线索,串联起历史与现实、英雄与草木等多个层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诗人通过对古柏的描绘,不仅赞美了它的坚韧和挺拔,更借古柏之口,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深刻思考,诗人也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古柏与柔弱的草木进行对比,突出了古柏的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整首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满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漂泊西南时期,当时,诗人身处异乡,生活困苦,但他仍心系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在游览孔明庙时,诗人被庙前的古柏所吸引,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感慨和深情的诗歌,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和时代变迁的感慨,更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这首诗也反映了诗人对坚韧不拔、忠诚不渝精神的赞美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