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功名且要身长健,寻尺何求计不疎。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4-22)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鹧鸪天·寿菊

功名且要身长健,寻尺何求计不疎。的意思及出处

宋·刘克庄

身似青松白面郎,

功名且要身长健。

渊明已去谁为伴,

醉里西风看落黄。

寻尺何求计不疎,

平泉草木漫成都。

试拈一朵嗅来看,

恰似当年醉隐居。

作者及朝代

作者:刘克庄(1187年—1269年)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刘克庄,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词人,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人齐名,是南宋后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不羁的一面,也有细腻温婉之作,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我身体像青松一样挺拔,面容白皙如郎君,追求功名但更希望身体健康,陶渊明已经离去,现在还有谁与我为伴呢?只能在醉意朦胧中,迎着西风观赏那凋零的菊花。

对于小小的功名富贵,我何必过分追求呢?我的计划并不疏漏,平泉的草木虽然繁茂,但终究只是成都的一处风景,我试着拈起一朵菊花来嗅,仿佛又回到了当年隐居醉酒的时光。

释义

这首词通过描绘作者自身的形象和对菊花的欣赏,表达了对健康、淡泊名利的追求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词中“功名且要身长健”一句,体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的独特理解,即追求功名固然重要,但身体健康更为根本,而“寻尺何求计不疎”则表达了作者对于小富即安、不贪求过多的生活态度。

赏析

这首词以菊花为引子,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词中“身似青松白面郎”一句,以青松和白面郎的形象,描绘了作者挺拔、俊朗的外貌和坚韧不拔的品格,而“功名且要身长健”则直接点明了作者的人生追求,即追求功名与身体健康并重。

“渊明已去谁为伴,醉里西风看落黄”一句,则通过引用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逝去友人的怀念,也通过“醉里西风看落黄”的描绘,营造了一种萧瑟、凄美的意境,增强了词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词可能创作于刘克庄晚年时期,当时他或许已经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对于功名和名利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他也可能正处于一种隐居或半隐居的状态,对于自然和隐居生活有着更为深厚的感情,这首词不仅是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也是他对自身生活状态的真实写照。

“功名且要身长健,寻尺何求计不疎。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