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风月久芜没,莫叹青衫百僚底。出自哪首诗?
诗词原文
杂曲歌辞·浩歌行
唐·李贺
南风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吴移海水。
王母桃花千遍红,彭祖巫咸几回死。
青毛骢马参差钱,娇春杨柳含细烟。
筝人劝我金屈卮,神血未凝身问谁。
须臾云起苍龙骧,陆沉渐澹天光长。
鸿雁徘徊肃杀尽,楚魂寻梦来鄜畤。
翰林风月久芜没,莫叹青衫百僚底。
当时汉舞与君看,今日汉家不在看。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贺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卒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他自幼聪颖,七岁能诗,但因家道中落,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李贺的诗作想象丰富,构思奇特,常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因而有“诗鬼”之称,他的作品在唐代诗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南风吹拂,山峦仿佛被削平;天帝派遣天吴神,将海水移走,王母的桃花开了千遍,彭祖和巫咸也经历了多次生死,青色的骏马身上点缀着斑驳的毛色,娇嫩的春柳在细雨中摇曳,弹筝的人劝我饮酒,但我的精神尚未凝聚,身体又属于谁呢?片刻间,乌云涌起,苍龙腾飞,天色渐暗,日光悠长,鸿雁在肃杀的季节中徘徊,楚国的魂魄在梦中寻找着鄜畤之地,翰林院的清风明月早已荒芜,不要叹息自己身为青衫小吏,地位卑微,想当年,我曾与你一同观赏汉朝的舞蹈,如今汉朝已不复存在,又有谁还能欣赏呢?
释义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神话传说,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和叹息。“翰林风月久芜没,莫叹青衫百僚底”两句,更是直接抒发了诗人对自己仕途不顺、才华未展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自然界的巨变和人生的无常,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荒凉,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深刻反思。“翰林风月久芜没”一句,既是对自己曾经梦想的翰林生活的怀念,也是对现实中才华被埋没的无奈,而“莫叹青衫百僚底”则是对自己身处卑微地位的自我安慰,表现出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李贺诗歌中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李贺仕途不顺、生活困顿的时期,他曾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担任过从九品的小官,但并未得到重用,在此期间,他深感自己才华未展,前途无望,因此创作了这首《杂曲歌辞·浩歌行》来抒发自己的感慨和无奈,诗中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描绘,以及对翰林生活的怀念和对自己现状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