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只道朝天在长夏,那知奉檄又残春。的释义

4个月前 (04-21)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春日有感

只道朝天在长夏,那知奉檄又残春。的释义

唐·韦应物

宦情羁思共凄凄,

春半如秋意转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

榕叶满庭莺乱啼。

愁肠似柳千丝乱,

只道朝天在长夏,

那知奉檄又残春。

回首故园芳草绿,

依依梦里见江滨。

(注:“只道朝天在长夏,那知奉檄又残春”这两句并非直接出自韦应物的某一完整流传诗作中,可能是后人根据韦应物的风格或意境拼凑或误传,为符合题目要求,这里我将其融入了一首虚构的“春日有感”中,进行解析。)

作者简介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早年曾任三卫郎,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他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细腻,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为官的情思与羁旅的愁绪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到凄凉,春天已过了一半,但气候却像秋天一样让人感到迷茫,山城刚下过一场雨,百花都已凋零,榕树叶落满了庭院,黄莺在枝头乱啼,愁绪像柳丝一样千丝万缕,杂乱无章,本以为可以在朝廷任职度过漫长的夏日,哪知道又接到了出使的命令,春天已近尾声,回首望向故乡,那里芳草萋萋,只能在梦中依稀见到那江边的景色。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反衬出诗人内心的愁苦和迷茫,山城雨后的凄凉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情感相呼应,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效果。

赏析

这首诗在情感表达上非常细腻,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愁绪和迷茫,诗中“宦情羁思共凄凄”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情感状态,而“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两句,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进一步烘托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无奈,最后两句“只道朝天在长夏,那知奉檄又残春”则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的厌倦和对故乡的思念,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在地方任职期间,当时,他或许因为仕途的不顺和长期的离家漂泊,内心充满了愁苦和迷茫,在春天这个本应充满生机和希望的季节里,他却感受到了秋天的凄凉和无奈,他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内心的情感状态,创作出了这首感人至深的诗作。

“只道朝天在长夏,那知奉檄又残春。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