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渊明岂乐居岩薮,逢此百罹聊饮酒。的释义

4个月前 (04-21)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渊明岂乐居岩薮,逢此百罹聊饮酒。的释义

魏晋:陶渊明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怡颜安寝卧,寝卧何时醒。

既醒遂起坐,起坐心所营。

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

泛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

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

(注:虽然直接包含“渊明岂乐居岩薮,逢此百罹聊饮酒”这句的原文未直接出现在上述二十首中的任何一首,但此句意境与陶渊明《饮酒》系列诗中的隐逸、饮酒、面对困境之态度相契合,或为后人概括或化用,为符合题目要求,以下分析将基于《饮酒》系列诗的整体精神及上述具体一首进行展开。)

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到刘宋初杰出的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清高耿介,洒脱恬淡,表现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切感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以《饮酒二十首·其十六》为例)

年轻时很少参与世俗的事务,喜好钻研古代的六经。

岁月流转,已近四十,却一事无成,滞留乡间。

始终坚守清贫的节操,历经饥寒交迫的种种磨难。

破旧的房屋在风中悲鸣,荒草淹没了前庭。

披着粗布衣裳度过漫漫长夜,晨鸡也不肯啼鸣。

孟公那样的朋友已不在这里,我的情怀终究被遮蔽。

和颜悦色地安然入睡,不知何时才能醒来。

醒来后便起身坐起,心中筹划着未来的事情。

穷巷里车马稀少,很少能迎来故人的车驾。

高兴地畅饮春酒,采摘园中的蔬菜。

细雨从东方飘来,好风与之相伴。

广泛阅读周王的传记,浏览山海图志。

俯仰之间,纵观宇宙,还有什么比这更快乐的呢?

释义

此诗表达了陶渊明对隐逸生活的坚守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他通过描述自己的居住环境、生活状态以及心境变化,展现了其超脱世俗、追求自然和谐的人生态度。

赏析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诗是其隐逸思想的集中体现,他以饮酒为引子,抒发了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诗中既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陶渊明成功地塑造了一个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他的诗歌语言质朴自然,意境深远,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诗创作于东晋末年到刘宋初年,这一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士人阶层普遍感到失望和无奈,陶渊明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现实社会深感不满,但又无力改变,他选择了隐逸的生活方式,通过饮酒、作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这些诗歌不仅反映了他个人的遭遇和心境变化,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普遍现象和士人的共同心声。

“渊明岂乐居岩薮,逢此百罹聊饮酒。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