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的解释

4个月前 (04-21)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田园杂居·其二

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的解释

唐·王维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

雉雊麦苗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维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代著名的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王维精通诗、书、画、音乐等,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译文

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村庄上,狭窄的小巷里牛羊已归来,村中老人惦念着放牧的孙儿,拄着拐杖在柴门前等候,麦田里传来野鸡的啼叫,蚕儿开始作茧,桑叶已经稀落,农夫们扛着锄头归来,在村口相遇交谈,依依惜别,如此安逸的景象真令人羡慕,我不禁怅然地吟起《式微》来,不知道树林和草丛间已升起新月,只看到村落里升起袅袅炊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夕阳、小巷、牛羊、老人、牧童、麦田、蚕桑等元素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乡村生活的闲适与安逸,表达了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羡慕。

赏析

这首诗以田园为背景,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日常场景,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中“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夕阳下的乡村景象,富有生活气息,而“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则通过新月和远烟的意象,进一步渲染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创作背景

王维在仕途失意后,曾一度隐居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在此期间,他深入接触并体验了乡村生活,对田园风光和乡村生活产生了深厚的感情,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它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逃避,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不知林薄上新月,但见村墟生远烟。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