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来往区区莫谩忙,转头还是俗相妨。的意思及出处

4个月前 (04-21)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题李凝幽居

来往区区莫谩忙,转头还是俗相妨。的意思及出处

唐 贾岛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来往区区莫谩忙,转头还是俗相妨。

作者简介

贾岛(779年-843年),字浪仙,人称“贾长江”,唐代诗人,范阳(今河北涿州)人,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自号“碣石山人”,据说在洛阳的时候后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其才华,后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唐文宗开成二年(837年),贾岛被贬长江县主簿,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底,贾岛就死于任上。

译文

悠闲地住在这里很少有邻居来打扰,一条长满青草的小路通向荒芜的小园,鸟儿自由地栖息在池边的树上,皎洁的月光下僧人正敲着山门,走过桥去看见原野迷人的景色,云脚在飘动山石也好像在移动,来来往往的过客不要太过匆忙,否则只会徒增俗念,妨碍内心的宁静。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幽静环境,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前六句写隐居之地的清幽雅致,后两句则是对过往行人的劝诫,告诫他们不要因忙碌而失去了内心的宁静。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幽远的隐居图景,诗人通过“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等句,展现了李凝居所的偏僻与荒凉,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远离,而“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两句,更是以动衬静,通过鸟儿的栖息和僧人的敲门声,反衬出夜晚的宁静与和谐。

后两句“来往区区莫谩忙,转头还是俗相妨”则是对过往行人的劝诫,诗人认为,人们往往因为忙碌而失去了内心的宁静,被世俗的纷扰所困扰,他告诫人们要放慢脚步,不要被世俗的琐事所牵绊,否则只会徒增烦恼,妨碍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贾岛在游历过程中,探访友人李凝的隐居之所时所作,李凝的隐居之地环境幽静,远离尘嚣,给诗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诗人通过描绘李凝幽居的环境和氛围,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也借李凝之口,对过往的行人进行了劝诫,希望他们能够放慢脚步,享受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这首诗的标题为《题李凝幽居》,但“来往区区莫谩忙,转头还是俗相妨”这两句并非全诗的核心内容,而是诗人在描绘完隐居环境后的一个总结和劝诫,全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厌倦。

“来往区区莫谩忙,转头还是俗相妨。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