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风生佛屋朝谈处,月满仙坛夜步时。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4-20)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游山

风生佛屋朝谈处,月满仙坛夜步时。全诗是什么?

唐·李中

寻幽步步远尘埃,爱此山花照眼开。

风生佛屋朝谈处,月满仙坛夜步时。

好鸟啼声深谷应,幽人行迹白云知。

他年若得营归计,结屋相依住此栖。

作者简介

李中,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大约活动在晚唐至五代时期,字有中,江陵(今属湖北)人,南唐升元中,以文章及第,仕至水部郎中,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多描写山水田园风光及隐逸生活,反映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

译文

我为了寻找幽静之地,一步步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喜爱这山间花朵映照下的明媚景色,清晨,在佛堂边,微风轻拂,正是我们谈论佛法的好地方;夜晚,月光洒满仙人祭坛,我悠然漫步其间,深谷中,好鸟的啼声相互应和,而我这位隐士的行迹,只有白云知晓,将来如果有机会实现归隐的计划,我一定要在这里建造房屋,与这片山水相依为伴,栖息于此。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山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风生佛屋朝谈处,月满仙坛夜步时”两句,尤为生动地展现了山间的清幽与宁静,以及诗人在不同时间段的游赏体验。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自然风光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联“寻幽步步远尘埃,爱此山花照眼开”直接点题,表达了诗人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愿望,颔联“风生佛屋朝谈处,月满仙坛夜步时”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山间的清幽与神秘,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佛道文化的敬仰,颈联“好鸟啼声深谷应,幽人行迹白云知”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静谧与和谐,以及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尾联“他年若得营归计,结屋相依住此栖”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李中仕途不顺或心生厌倦之时,面对官场的尔虞我诈和世俗的纷扰,诗人渴望逃离现实,寻找一片净土以寄托心灵,他选择了游山这一方式,通过亲近自然来寻求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在游山的过程中,诗人被山间的美景所打动,产生了归隐的念头,并写下了这首充满诗情画意的佳作。

“风生佛屋朝谈处,月满仙坛夜步时。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