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泥滓无嗟庙山路,魂栖正避浙江潮。全诗是什么?

4个月前 (04-20)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避潮行

泥滓无嗟庙山路,魂栖正避浙江潮。全诗是什么?

唐·贯休

江心无日不风涛,

海气浑浑天欲高。

泥滓无嗟庙山路,

魂栖正避浙江潮。

作者及朝代

作者:贯休(832年-912年),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人,唐末五代著名画僧、诗僧,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又能吟诗,工于书法,乾宁初年,入蜀依王建,赐号禅月大师,前蜀建立后,任光禄大夫、御史中丞等职,赐号“禅月大师”,晚年又入吴越钱镠幕中,有《禅月集》传世。

作者简介

贯休是唐末五代时期的著名僧人,不仅精通佛法,还擅长诗文与书画,尤其以草书著称,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多抒发个人情感与对世事的感悟,同时也不乏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贯休一生游历广泛,与当时的许多文人墨客都有交往,其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江心之上,无一日不刮风起浪,

海气弥漫,天空仿佛要更高远。

不必为泥滓所困而叹息庙山之路难行,

我的魂魄正躲避着那汹涌的浙江潮水。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江海的壮阔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首句“江心无日不风涛”写出了江海的波涛汹涌,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不易,次句“海气浑浑天欲高”则进一步渲染了海天一色的壮阔景象,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后两句“泥滓无嗟庙山路,魂栖正避浙江潮”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他选择避开喧嚣与危险,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

赏析

这首诗以江海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象来抒发诗人的情感与追求,诗人以“江心无日不风涛”起笔,既写出了江海的壮阔,也暗示了人生的艰难与不易。“海气浑浑天欲高”一句进一步渲染了海天一色的壮阔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泥滓无嗟庙山路,魂栖正避浙江潮”的表述,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凝练,富有哲理意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贯休游历江海期间,作为一位游历广泛的僧人,贯休在旅途中见证了江海的壮阔与人生的艰辛,在面对自然与人生的双重考验时,他选择了超脱与宁静,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追求,这首诗正是他在这种背景下创作的,既是对江海景象的描绘,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泥滓无嗟庙山路,魂栖正避浙江潮。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