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江南已自伤流落,何况湖南路渺然。下一句是什么?

4个月前 (04-19)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湘南逢雁

江南已自伤流落,何况湖南路渺然。下一句是什么?

唐·钱起

湘江斑竹枝,锦翅鹧鸪飞。

江南已自伤流落,何况湖南路渺然。

作者及朝代

钱起,唐代诗人,字仲文,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七年(748年)进士,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知制诰,晚年官至尚书郎,钱起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与郎士元齐名,世称“钱郎”,又与刘长卿并称“钱刘”,其诗多为应酬之作,擅长五言律诗,题材多集中于写景与送别酬赠两方面,音律和谐,词藻清丽,尤长于写景,为大历诗风的杰出代表。

作者简介

钱起自幼聪颖好学,才情出众,但仕途早期并不顺利,多次科举不第,直到天宝年间才中进士,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同时也不乏抒发个人情感之作,钱起的诗作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也有一定影响。

译文

湘江两岸斑竹丛生,锦翅鹧鸪在飞翔。

江南之地我已感到自己漂泊无依,更何况这茫茫的湖南之路更是遥远难测。

释义

首句“湘江斑竹枝”以斑竹起兴,斑竹又称湘妃竹,传说舜帝南巡死于苍梧,二妃追至,哭于湘江,泪染竹成斑,故斑竹又称湘妃竹,这里既点明了地点——湘江,又渲染了凄迷哀怨的气氛,次句“锦翅鹧鸪飞”以鹧鸪南飞点明时令为秋季,同时鹧鸪的啼声哀切,也增添了诗歌的悲凉色彩,后两句“江南已自伤流落,何况湖南路渺然”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流落江南、漂泊无依的伤感,以及对前路茫茫、归期无望的忧虑。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诗人通过描绘湘江斑竹和鹧鸪南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迷哀怨的氛围,为后文的抒情做了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流落江南、漂泊无依的深深伤感,以及对前路茫茫、归期无望的忧虑和无奈,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钱起在湘南地区遇到大雁南飞时所作,当时诗人可能正处于仕途不顺、漂泊无依的境地,看到大雁南飞,触景生情,不禁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和前程的渺茫,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伤感和忧虑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江南已自伤流落,何况湖南路渺然。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