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青帝子,碧莲宫,不驾云车骑白龙。的释义

5个月前 (04-18)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游碧莲宫

青帝子,碧莲宫,不驾云车骑白龙。的释义

唐·李贺

青帝子游碧莲宫,不驾云车骑白龙。

半空直下看人世,笑指南山作小丛。

作者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河南福昌(今河南宜阳县)人,他生活在中唐时期,以奇特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被誉为“诗鬼”,李贺的诗作常描绘神仙鬼怪、哀怨凄婉之情,以及壮志未酬的悲愤,语言瑰丽奇特,意境幽深冷峻。

译文

青帝之子游历碧莲宫,不乘坐云车而是骑着白龙。

从半空中俯瞰人间,笑着将南山比作小小的草丛。

释义

青帝子:青帝,古代神话中的东方之神,掌管春天和生命,这里的青帝子可能指的是青帝的后裔或化身,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碧莲宫:虚构的仙境,象征着高洁与神秘。

不驾云车骑白龙:云车是神话中仙人乘坐的交通工具,白龙则是仙人的坐骑,这里描述青帝子以非凡的方式游历仙境。

半空直下看人世:从高空俯瞰人间,展现了仙人的超凡脱俗。

笑指南山作小丛:以仙人的视角看人间,连雄伟的南山也显得渺小,体现了仙凡之间的巨大差距。

赏析

这首诗以青帝子游历碧莲宫为背景,通过描绘其不驾云车而骑白龙的非凡出行方式,以及从高空俯瞰人间的场景,展现了仙人的超凡脱俗和对人间的俯视态度,诗中“笑指南山作小丛”一句,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仙凡之间的巨大差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幽默,李贺以其独特的想象力和艺术手法,将神话传说与人间现实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富有哲理的意境。

创作背景

李贺生活在中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他才华横溢却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在这样的背景下,李贺常常通过描绘神仙鬼怪的世界来抒发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这首诗《游碧莲宫》可能就是他在这种心境下创作的,通过描绘青帝子游历仙境的场景,寄托了自己对超脱现实、追求自由的渴望,诗中也隐含着对人间世事的轻蔑与嘲笑,反映了李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批判。

“青帝子,碧莲宫,不驾云车骑白龙。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