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洛中虽去名犹重,吴下曾来道益尊。的释义

5个月前 (04-18)诗词赏析15

诗词原文

洛中逢韩七中丞兼见寄二首(其二)

洛中虽去名犹重,吴下曾来道益尊。的释义

唐·刘禹锡

洛中虽去名犹重,吴下曾来道益尊。

旧友岂知吟钓处,新衔已见列班门。

自怜黄绶非天秩,却笑青袍是地恩。

最忆后庭杯酒散,一灯如豆雨昏昏。

作者及朝代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有“诗豪”之称,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以其独特的艺术风貌,在唐诗中别具一格。

作者简介

刘禹锡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自幼聪颖好学,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授太子校书,后历任监察御史、郎州司马、连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文学创作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同时兼容并蓄道家、佛家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哲学思想,他的作品以豪放洒脱、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译文

虽然在洛阳离去已久,但名声依然显赫;曾在吴地(今江苏一带)到来,道德更加尊崇,老朋友哪里知道我现在垂钓隐居的地方,新官职已经让我在朝廷中位列班门,自怜自己身居卑微的黄绶之职,并非天子的恩赐;却笑那些身着青袍的官员,不过是地方上的恩荫,最忆起的是在后庭中杯酒散尽之时,一盏如豆的灯火在昏暗中摇曳。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自己名声和道德的自信,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首句“洛中虽去名犹重”表明刘禹锡在洛阳虽然离去已久,但名声依然显赫;次句“吴下曾来道益尊”则表明他曾在吴地到来,道德更加尊崇,后两句则通过对比自己现在的卑微官职和过去的生活,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刘禹锡对自己名声和道德的自信,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诗中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刘禹锡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经历,首句和次句以“洛中”和“吴下”为象征,表达了刘禹锡在不同地方的名声和道德;后两句则以“黄绶”和“青袍”为象征,表达了刘禹锡对现状的无奈和对过去的怀念,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贬谪期间所作,刘禹锡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到贬谪,先后被贬为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等地,在这段时期,刘禹锡虽然身处逆境,但并未丧失对生活和理想的追求,他通过诗歌创作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这首《洛中逢韩七中丞兼见寄二首(其二)》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而成的,诗中表达了刘禹锡对自己名声和道德的自信,以及对过去生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他坚韧不拔、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洛中虽去名犹重,吴下曾来道益尊。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