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小苹低唱花间曲,阿广高吟李下诗。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18)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小苹低唱花间曲,阿广高吟李下诗。上一句是什么?

题目:《花间李下》

朝代:宋代

作者:赵文

小苹低唱花间曲,阿广高吟李下诗。

月色朦胧人已醉,清风拂面梦初迟。

花间有酒香盈袖,李下无言意满池。

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共相宜。

作者简介

赵文,字仪可,一字惟恭,号青山,庐陵(今江西吉安)人,生于宋理宗宝庆二年(1226),卒于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南宋末入元初文学家、诗人,赵文早年隐居不仕,入元后曾任东湖书院山长、福建儒学提举等职,他博学多才,诗文俱佳,有《青山集》传世,赵文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在元代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

译文

小苹在花丛中低声吟唱着动人的曲调,阿广则在李树下高声吟诵着优美的诗句,月色朦胧,人们已经沉醉在这美好的夜晚中,清风拂面,让人仿佛置身于梦境之中,迟迟不愿醒来,花丛间飘散着酒香,衣袖间也沾满了芬芳;李树下,虽然没有言语交流,但彼此的心意却已经满满地溢出了池塘,这样的景色和情感,在人间和天上都是难以寻觅的,它们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小苹和阿广在花间李下吟诗作对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的赞美,诗中“小苹低唱花间曲,阿广高吟李下诗”两句,生动地刻画了两位诗人各自独特的吟咏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月色朦胧人已醉,清风拂面梦初迟”两句,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宁静与美好,以及人们在这美好夜晚中的沉醉与陶醉,最后两句“此景此情何处有,人间天上共相宜”则表达了诗人对眼前美景和情感的珍视与赞美,认为它们在人间和天上都是难以寻觅的珍宝。

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背景,以人文情感为主线,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诗中运用了对比、渲染等手法,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诗人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和深刻,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赵文的个人经历和情感有关,赵文早年隐居不仕,过着闲适自在的生活,在这段时期里,他有机会接触到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从而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这首诗可能就是他在某个美好的夜晚里,看到小苹和阿广在花间李下吟诗作对的场景后,有感而发创作出来的,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赵文对自然美景和人文情感的热爱与赞美,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小苹低唱花间曲,阿广高吟李下诗。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