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4-1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游山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的意思及出处

唐·韦应物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

岩扉不掩白云昼,松叶常飘翠色浓。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唐代诗人,生于公元737年,卒于公元792年,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早年曾任太子宾客、苏州刺史等职,晚年闲居洛阳,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山水田园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深沉含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出身贵族,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逐渐转向山水田园,寄情于自然之中,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谢灵运等人的影响,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之美,同时融入个人的情感与哲思,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译文

手持锡杖忽然听闻要去游览地肺山(传说中的仙境),在门上题字的同时还能拜见高人雅士,岩洞的门扉没有遮掩,任由白云在白昼中自由穿梭,松树上的叶子常年飘摇着浓郁的翠色。

释义

“振锡忽闻游地肺”中的“振锡”指手持锡杖行走,“地肺”则常用来比喻仙境或清幽之地,此句表达了诗人突然决定游览仙境般的美景。“题门兼得谒人龙”中的“题门”指在门上题字留念,“人龙”则比喻高人雅士,此句描绘了诗人在游览过程中还能有幸拜见高人,增添了游山的乐趣。

赏析

这首诗以游山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韵,首句“振锡忽闻游地肺”以突然的决定开篇,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幽的氛围;次句“题门兼得谒人龙”则通过题字和拜见高人的情节,增添了游山的文化色彩和人文情怀,后两句“岩扉不掩白云昼,松叶常飘翠色浓”则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的清幽与美丽,白云自由穿梭、松叶翠色浓郁,共同构成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情感深沉含蓄,展现了韦应物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应物晚年闲居时期,在经历了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沧桑后,韦应物逐渐转向山水田园,寄情于自然之中,在游览山水的过程中,他感受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文的韵味,于是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哲思,通过描绘游山的经历和所见所感,韦应物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人生追求。

“振锡忽闻游地肺,题门兼得谒人龙。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