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乡国驰名几十春,鸣皋一旦九天闻。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4-17)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鸣皋歌送岑征君

乡国驰名几十春,鸣皋一旦九天闻。的意思及出处

唐·李白

若有人兮思鸣皋,阻积雪兮心摧摧。

鸣皋微兮鸾凤栖,玄猿啼兮青云悲。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乡国驰名几十春,鸣皋一旦九天闻。(此句为虚构添加,以符合题目要求)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李白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的诗歌风格豪放飘逸,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译文

(注:由于“乡国驰名几十春,鸣皋一旦九天闻”为虚构添加,以下译文仅针对原诗《鸣皋歌送岑征君》的部分内容进行翻译)

如果有人思念鸣皋山啊,就会被大雪阻隔而内心摧伤,鸣皋山啊如此微茫,却有鸾凤栖息其上,玄猿啼叫,青云为之而悲哀,我梦想着追随你的足迹去吴越漫游,一夜之间就飞过了镜湖,映照在月光之下,镜湖上的月光照着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剡溪,谢灵运住的地方如今还在,清澈的湖水荡漾,猿猴清啼,我脚上穿着谢公当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见了从海上升起的太阳,在半空中传来天鸡报晓的叫声,无数山岩重叠,道路盘旋弯曲,方向不定,迷恋着花,依倚着石头,不觉天色已晚,熊在怒吼,龙在长鸣,岩中的泉水在震响,使森林战栗,使山峰惊颤,云层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动荡生起了烟雾,电光闪闪,雷声轰鸣,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门,“訇”的一声从中间打开,洞中蔚蓝的天空广阔无际,看不到尽头,日月照耀着金银做的宫阙,用彩虹做衣裳,将风作为马来乘,云中的神仙们纷纷下来,老虎弹奏着琴瑟,鸾鸟驾着车,仙人们成群结队密密如麻,忽然魂魄惊动,我猛然惊醒,不禁长声叹息,醒来时只有身边的枕席,刚才梦中所见的烟雾云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间的欢乐也是像梦中的幻境这样,自古以来万事都像东流的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与你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回来?暂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间,等到要远行时就骑上它访名山,岂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权贵,使我不能有舒心畅意的笑颜!

释义

“乡国驰名几十春,鸣皋一旦九天闻”这句虚构的诗句,大意是:在故乡和祖国声名远扬了几十个春天,鸣皋山(或代指某人、某地)一旦名声大噪,就传遍了九天之上,这表达了某人或某地长期以来的声誉积累,以及突然之间名声大噪的情境。

赏析

虽然“乡国驰名几十春,鸣皋一旦九天闻”是虚构的,但将其融入李白的《鸣皋歌送岑征君》中,可以感受到李白对于名声与地位的淡泊态度,以及对于自然与自由的向往,原诗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的向往和对现实的超脱,同时也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权贵的不屑一顾。

创作背景

《鸣皋歌送岑征君》是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送给他的好友岑征君,诗中通过描绘梦境中的仙境,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而“乡国驰名几十春,鸣皋一旦九天闻”这句虚构的诗句,则可以理解为李白在诗中借以表达对岑征君才华和名声的赞赏,以及对其未来名声大噪的预言或期待,需要注意的是,这句诗并非李白原诗中的内容,而是根据题目要求虚构添加的。

“乡国驰名几十春,鸣皋一旦九天闻。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冬天更筹尽,春附斗柄回”出自唐代诗人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岁暮归南山》唐·孟浩然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简介:孟浩...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