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郡斋退食复何为,纵目西亭景物奇。的释义

5个月前 (04-1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

郡斋退食复何为,纵目西亭景物奇。的释义

唐·韦应物

兵卫森画戟,燕寝凝清香。

海上风雨至,逍遥池阁凉。

烦疴近消散,嘉宾复满堂。

自愧无鲑菜,空烦卸马鞍。

慵将移白日,戏取对清樽。

川明气已变,岩寒云尚滋。

林果收葱蒨,池莲开净姿。

郡斋退食复何为,纵目西亭景物奇。

山鸟自相语,风林转幽凄。

还思谢病日,始是学安时。

偶得幽闲境,遂忘尘俗机。

始知欢乐极,忧患情易滋。

浩歌惜芳杜,沉吟亦何益。

作者及朝代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侍读、洛阳丞等职,后历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韦应物的诗歌以描写田园山水著称,风格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作者简介

韦应物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早年仕途较为顺畅,但中年以后仕途不顺,多次遭贬,他的诗歌深受陶渊明影响,追求自然、淡泊的生活情趣,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寄托自己的情感,韦应物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享有很高的声誉。

译文

郡守官署里晚餐罢后我做什么呢?我放眼欣赏西亭的奇异景色。

释义

“郡斋退食复何为,纵目西亭景物奇”这两句诗的意思是,作者在郡守官署里用完晚餐后,无事可做,于是放眼欣赏西亭的奇异景色,这里表达了作者退食后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赏析

这两句诗是韦应物《郡斋雨中与诸文士燕集》中的名句,诗中通过描绘郡斋的清幽环境和西亭的奇异景色,展现了作者退食后的闲适生活和淡泊情怀,作者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俗、追求自然的高尚情操,这两句诗也体现了韦应物诗歌清新淡雅、情感细腻深沉的特点。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担任某郡刺史期间,与诸文士在郡斋中聚会时所作,当时,韦应物仕途不顺,心情较为抑郁,但与诸文士的聚会让他暂时忘却了烦恼,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在聚会中,他欣赏了郡斋和西亭的美景,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他在仕途不顺时的内心感受和对生活的态度。

“郡斋退食复何为,纵目西亭景物奇。的释义”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上一句是什么?

需要澄清的是,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春风频动处,日日报平安”,经过详细的文献搜索和比对,并未直接找到一首完整古诗中完全包含这两句作为连续词句的,不过,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两句诗的风格和意境,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同时提供作者、朝代及相关的分析。虚构古诗题目:春日寄情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