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南国生刍人比玉,梁园修竹赋凌云。的解释

5个月前 (04-17)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梁园春

南国生刍人比玉,梁园修竹赋凌云。的解释

唐·韦庄

南国生刍人比玉,梁园修竹赋凌云。

二年辛苦一枝桂,谁肯教君出六尘。

作者及朝代

韦庄(约836年-约910年),字端己,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至五代时期著名诗人、词人,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重要词人,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有《浣花集》十卷,后人又辑其词作为《浣花词》。《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作者简介

韦庄出身京兆韦氏东眷逍遥公房,早年屡试不第,后因黄巢起义作乱,流落江南,曾任校书郎、左补阙等职,乾宁元年(894年),再入朝任左拾遗,历官右补阙、起居郎等职,天祐四年(907年),朱全忠灭唐建梁,韦庄劝唐昭宗西迁,任唐朝遗臣,官左散骑常侍,判中书门下事,韦庄的诗大多描写晚唐离乱生活,抒发了怀古伤今的情感,语言清丽,多用白描手法。

译文

南方的牧草青翠欲滴,那里的人们如同美玉般温润;梁园的修竹高耸入云,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赋,才华横溢,直上青云,我历经两年的辛苦努力,终于如同折桂一般取得了些许成就,但又有谁愿意让我超脱尘世的纷扰呢?

释义

首句“南国生刍人比玉”以南方牧草之美喻人之温润如玉;次句“梁园修竹赋凌云”则以梁园修竹之挺拔象征文人墨客的高洁与才华,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虽有所成但仍难超脱尘世纷扰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借物喻人,通过对南国牧草和梁园修竹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文人高洁品质的赞美,后两句又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虽有所成但仍难摆脱尘世束缚的无奈与感慨,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韦庄晚年时期,韦庄一生历经战乱流离,晚年虽有所成,但仍难摆脱尘世纷扰,在这样的背景下,他创作了这首诗,以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境遇的深刻反思,通过描绘南国牧草和梁园修竹的美景,诗人寄托了自己对高洁品质和超脱尘世的向往;后两句又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南国生刍人比玉,梁园修竹赋凌云。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