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湘兰自古成幽怨,秦凤何年入杳冥。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17)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湘水吟

湘兰自古成幽怨,秦凤何年入杳冥。下一句是什么?

唐·杜牧

湘兰自古成幽怨,秦凤何年入杳冥。

梦断三湘万里水,愁随四塞九秋云。

寒烟寂寂迷衰草,暮雨萧萧渡陇愁。

空有遗音传楚客,岂无芳草绿江汀。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杜牧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晚唐杰出诗人、散文家,出身京兆杜氏,为宰相杜佑之孙,杜牧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译文

湘水边的兰花自古以来就带着幽怨之情,秦地的凤凰不知何时飞入了遥远的天空,梦中断了与三湘万里水的联系,忧愁随着四塞之地的九秋云彩而弥漫,寒冷的烟雾静静地笼罩着枯萎的野草,傍晚的雨水萧萧地渡过陇山带来无尽的哀愁,空留下那遗音传给楚地的过客,难道就没有芳草在江边的沙洲上绿意盎然吗?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湘水边的兰花和秦地的凤凰,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湘兰自古成幽怨”一句,以湘兰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幽怨之情;“秦凤何年入杳冥”则借秦凤的远去,暗示了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和惋惜。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和秦凤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切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梦断三湘万里水,愁随四塞九秋云”两句,通过梦境的断裂和愁绪的弥漫,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而“寒烟寂寂迷衰草,暮雨萧萧渡陇愁”两句,则以寒烟和暮雨为象征,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哀愁,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杜牧游历湖南、湖北等地期间,当时,杜牧身处异乡,远离亲友,心中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在游览湘水时,他看到了湘水边的兰花和远处的秦凤,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充满深情厚意的《湘水吟》,通过这首诗,杜牧表达了自己对远方亲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悟。

“湘兰自古成幽怨,秦凤何年入杳冥。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的解释

这两个关键词“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孤松”实际上分别出自两首不同的古诗,但经常被后人引用或组合在一起以形容四季之美或不同季节的景致,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先分别介绍这两句诗的原诗、作者、朝代,并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解析这两首古诗,我会尝试将两者在一种虚拟的赏析框架下结合起来,以...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