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的解释

5个月前 (04-17)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游东林寺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的解释

唐·韦应物

秋入洞庭波,木叶下潇湘。

还如观内水,遥似泛灵槎。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

自怜心会处,不羡北山庐。

作者及朝代

作者: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世称“韦苏州”或“韦左司”,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出身贵族世家,早年曾任太子宾客、滁州和江州刺史、左司郎中、苏州刺史等职,韦应物性格高洁孤傲,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作者简介

韦应物是唐代中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清新淡雅、意境深远著称,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他的诗作在唐代乃至后世都有广泛的影响。

译文

秋天来临,洞庭湖水泛起波澜,木叶随风飘落至潇湘之地,眼前的景象仿佛如同道观内的静水,又好似在遥远的地方泛舟灵槎,我在莲华塔下焚香祈福,随后在竹箭般密集的波浪间解开缆绳,开始新的旅程,自我怜爱这份心灵契合之处,不再羡慕北山庐中的隐居生活。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东林寺时的所见所感,首联和颔联通过描绘秋天的洞庭湖和木叶飘落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颈联“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是诗中的精华所在,既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又暗示了他即将踏上新的旅程,尾联则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即自我满足,不羡慕他人的隐居之所。

赏析

这首诗以景起兴,以情结尾,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颈联中的“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两句尤为精彩,不仅画面感强,而且寓意深远,前者表现了诗人对佛教的虔诚和敬畏,后者则暗示了他即将踏上新的旅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尾联的“自怜心会处,不羡北山庐”更是点睛之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态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韦应物在游览东林寺时所作,东林寺位于庐山之麓,是佛教净土宗的祖庭之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韦应物在游览过程中,被这里的自然风光和佛教氛围所吸引,于是写下了这首充满禅意和隐逸情怀的诗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韦应物对自然和佛教的热爱,以及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莲华塔下焚香去,竹箭波间解缆初。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