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气挟风云驱阵势,光摇文彩动旌旄。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从军行

气挟风云驱阵势,光摇文彩动旌旄。下一句是什么?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气挟风云驱阵势,光摇文彩动旌旄。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作者及朝代

作者:杨炯(约650年-约713年),唐代文学家、诗人,弘农华阴(今属陕西)人,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并称“初唐四杰”。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杨炯自幼聪颖好学,十岁应神童举,待制弘文馆,后迁太子詹事司直,崇文馆学士,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年),应制举及第,授校书郎,后迁太子舍人,兼崇文馆学士,中宗神龙元年(705年),出为婺州盈川县令,世称“杨盈川”,不久,迁司勋员外郎、吏部员外郎、虢州司户参军等职,杨炯以诗文著称,尤擅五言律诗,风格雄浑刚健,气势轩昂,在当时颇有影响。

译文

烽火照耀着西京长安,心中涌起不平之气,辞别皇宫,将军手执兵符出征;精锐部队包围了敌人龙城,大雪使军旗上的图画变得暗淡,狂风夹杂着鼓声呼啸,战士们的气势如同携带风云,驱使着战阵,文采飞扬,使得旌旗和旄头随风摇曳,宁愿做个低级军官为国冲锋陷阵,也胜过当个白面书生。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将士们出征的壮丽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英勇将士的赞美和对建功立业的渴望。“气挟风云驱阵势,光摇文彩动旌旄”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将士们的气势如虹,文采飞扬,使得整个战阵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赏析

这两句诗以夸张的手法,生动地表现了将士们的英勇和豪迈。“气挟风云”形容将士们的气势宏大,如同携带风云一般,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光摇文彩”则形容将士们的文采飞扬,使得旌旗和旄头都随风摇曳,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将士们的英勇形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的赞美和敬仰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杨炯在唐高宗时期所作,当时唐朝边境战事频繁,诗人有感于将士们的英勇和豪迈,遂写下此诗以表达对他们的赞美和敬仰,诗中通过对将士们出征场景的描绘,展现了他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和对国家安宁的期盼。

“气挟风云驱阵势,光摇文彩动旌旄。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