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空见朝陵奉使回,群盗翻来旧京阙。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10

根据您提供的关键词“空见朝陵奉使回,群盗翻来旧京阙”,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使次安陆遇雪》,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以及创作背景:

诗词原文

空见朝陵奉使回,群盗翻来旧京阙。出自哪首诗?

使次安陆遇雪

唐 刘长卿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

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空见朝陵奉使回,群盗翻来旧京阙。

泪随风洒扬州路,心逐雁飞衡麓雪。

(注:由于您的关键词仅包含两句,而全诗较长,这里我选取了包含这两句在内的部分段落进行展示和解析,全诗可能更长,但这里以符合您需求的部分为主。)

作者简介

刘长卿(约725年—约785年),字文房,唐代著名诗人,河间(今属河北)人,他早年曾任监察御史,后因事贬谪,仕途坎坷,刘长卿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山水田园和抒发个人情感,是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译文

(针对包含关键词的部分进行翻译)

我空自奉旨出使朝陵归来,却只见群盗横行,旧时的京城宫殿已被他们占据。

我的泪水随风洒落在扬州的路上,我的心随着大雁飞向衡山的雪域。

释义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他奉旨出使归来,却发现京城已被盗贼占据,国家陷入动荡之中,他深感无奈和悲痛,泪水随风洒落,心随雁飞,表达了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赏析

这两句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通过“空见朝陵奉使回”和“群盗翻来旧京阙”的对比,突出了国家由盛转衰的悲惨现实。“泪随风洒扬州路,心逐雁飞衡麓雪”则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国家正处于动荡不安的时期,刘长卿作为一位有识之士,对国家命运深感忧虑,他奉旨出使归来,却发现京城已被盗贼占据,国家陷入危机之中,这种现实与诗人内心的期望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促使他写下了这首充满忧虑和悲痛的诗篇。

《使次安陆遇雪》是刘长卿的一首优秀诗作,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

“空见朝陵奉使回,群盗翻来旧京阙。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