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兴来目送海边鸿,归心挂在闽溪树。的解释

5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13

诗词原文

秋江送别

兴来目送海边鸿,归心挂在闽溪树。的解释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灞陵夜雨寒灯灭,楚客离魂宿酒扬。

兴来目送海边鸿,归心挂在闽溪树。

作者及朝代

作者:王勃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王勃,字子安,唐代文学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他自幼聪颖好学,六岁便能写文章,被誉为“神童”,王勃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他的一生颇为坎坷,因才华出众而遭人嫉妒,多次仕途不顺,最终在渡海省亲时溺水身亡,年仅二十七岁。

译文

归去的船只和车马排列成行,江南江北的人们相互眺望,谁说仅仅是一水之隔,却已感觉山川仿佛是两个世界,灞陵的夜晚,寒灯熄灭,楚地的游子离魂未归,宿酒未醒,兴致来时,我目送着海边飞翔的大雁,而我的心却早已挂在了闽溪边的树上。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家乡的深深眷恋,首联写离别时的场景,归舟归骑成行,江南江北的人们相互眺望,营造出一种离别的氛围,颔联通过“一水”与“两乡”的对比,强调了离别后的距离感,颈联以“灞陵夜雨”和“楚客离魂”为意象,进一步渲染了离别的哀愁,尾联则以“目送海边鸿”和“归心挂在闽溪树”为结,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又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对家乡的眷恋,诗中“一水”与“两乡”的对比,既突出了离别后的距离感,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而“灞陵夜雨”和“楚客离魂”的意象,则进一步加深了离别的哀愁,尾联的“兴来目送海边鸿,归心挂在闽溪树”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既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又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勃在送别友人时所作,当时,王勃身处江南,而友人即将远行,两人即将分别,面对离别的场景,王勃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眷恋,于是写下了这首《秋江送别》,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又流露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首诗也体现了王勃作为“初唐四杰”之一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兴来目送海边鸿,归心挂在闽溪树。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