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海内交游四五人,近来得尔情相亲。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4-16)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海内交游四五人,近来得尔情相亲。全诗是什么?

题友人相聚

朝代:唐代

作者:刘禹锡

海内交游四五人,近来得尔情相亲。

清风明月长相伴,把酒言欢共此辰。

作者简介

刘禹锡,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刘禹锡的诗歌风格豪迈,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对后世影响深远。

译文

在这广阔的世界里,我有幸结识了四五位知己好友,而最近与你相遇,更是让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亲近与投契,我们在这清风明月的美好时光里,常常相伴左右,手举酒杯,畅谈心事,共度这欢乐的时光。

释义

“海内交游四五人”表达了诗人广交天下好友,但真正能与之心灵相通的却并不多;“近来得尔情相亲”则强调了与友人相遇后的深厚情谊,彼此间的亲近与投契;“清风明月长相伴”描绘了与友人相聚时的美好环境,也象征着他们之间的友情如同清风明月一般纯洁而长久;“把酒言欢共此辰”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把酒言欢、共度美好时光的场景。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赞美,首句“海内交游四五人”既展现了诗人的广阔交游,又暗示了真正知己的难得;次句“近来得尔情相亲”则直接点明了与友人相遇后的深厚情谊,情感真挚而动人,后两句“清风明月长相伴,把酒言欢共此辰”则通过描绘与友人相聚时的美好场景,进一步烘托了友情的珍贵与美好,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是一首优秀的抒情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晚年时期所作,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谪,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广交天下好友,在晚年时期,他结识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两人相见恨晚,情谊深厚,为了表达对这位友人的珍视与赞美,刘禹锡创作了这首《题友人相聚》,这首诗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赞美,也反映了刘禹锡晚年时期的心境与情感状态。

“海内交游四五人,近来得尔情相亲。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