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一品真王对异姓,功臣今日数凌烟。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4-15)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一品真王对异姓,功臣今日数凌烟。全诗是什么?

题凌烟阁功臣图

唐·李商隐

功成异姓封侯王,一品真王对异姓。

画阁凌烟纪伟绩,功臣今日数凌烟。

作者及朝代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他是晚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与杜牧齐名,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生活在唐王朝日趋衰败的晚唐前期,一生经历坎坷,有难言之痛,至苦之情,郁结中怀,发为诗句,幽伤要眇,往复低徊,感染于人者至深,他的诗歌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

作者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生活在晚唐时期,他的诗歌在表达个人情感和描绘社会现实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作常常通过象征、隐喻等手法,表达深沉复杂的情感,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也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译文

功臣们因立下赫赫战功而被异姓封王封侯,其中一品真王与异姓功臣并列,画阁高耸入云,上面绘有功臣们的肖像以纪念他们的伟大功绩,今日人们谈论起功臣,都会数到凌烟阁上的这些英雄。

释义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凌烟阁上功臣们的肖像画,以及他们因立下战功而被封王封侯的荣耀。“功成异姓封侯王”一句,表达了功臣们因战功卓著而被赐予高爵厚禄的荣耀;“一品真王对异姓”则强调了这些功臣中,有一品真王与异姓功臣并列的尊贵地位;“画阁凌烟纪伟绩”描绘了凌烟阁上功臣们的肖像画,用以纪念他们的伟大功绩;“功臣今日数凌烟”则表达了人们对这些功臣的敬仰和怀念。

赏析

这首诗以凌烟阁功臣图为题材,通过描绘功臣们的肖像画和他们的荣耀,表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诗中语言简练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诗人也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国家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敬仰,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

创作背景

李商隐生活在晚唐时期,这是一个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代,尽管时局艰难,仍然有许多英雄人物挺身而出,为国家和人民立下了赫赫战功,为了表彰这些功臣的功绩,朝廷在凌烟阁上绘制了他们的肖像画,李商隐在游览凌烟阁时,被这些功臣的英勇事迹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以表达对他们的敬仰和怀念,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敬仰,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繁荣昌盛的期望和对时局的忧虑。

“一品真王对异姓,功臣今日数凌烟。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