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使君为筑溪边屋,野老同倾月下杯。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15)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山居即事

使君为筑溪边屋,野老同倾月下杯。上一句是什么?

唐·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使君为筑溪边屋,野老同倾月下杯。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王维参禅悟理,精通诗书音画,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著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译文

寂静的柴门紧掩着,苍茫的天空下夕阳正西沉,鹤的巢穴筑在松树间,人的踪迹稀少到荜门(用荆条、竹条等编成的门)前,嫩绿的竹枝上又添上一层新粉,枯败的荷花落下了片片红衣,太守为我建造了溪边的屋舍,我和山野老人一同在月光下举杯畅饮。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幽静闲适,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乐趣,前六句通过描写柴扉、落晖、鹤巢、荜门、绿竹、红莲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寂寞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使君为筑溪边屋,野老同倾月下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或地方官员)在山间溪边共饮的欢乐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喜爱和满足。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山居生活的美好图景,前六句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山居环境的幽静和美丽,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后两句则通过“使君”和“野老”的对比,突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他们对山居生活的共同热爱,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王维晚年仕途不顺,曾一度隐居蓝田辋川,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通过描绘山居生活的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仕途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通过与友人的共饮,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这种对自然和友情的热爱,以及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正是王维诗歌的重要主题之一。

“使君为筑溪边屋,野老同倾月下杯。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农工新筑土,天庆纳嘉禾”出自清代诗人胤禛(即雍正皇帝)的《耕织图》中的一首描述农耕景象的诗,不过,由于《耕织图》实际上是一系列描绘农耕与纺织场景的图画,并配有相应的诗文,且胤禛的《耕织图》是对南宋楼璹《耕织图》的摹绘与题诗,因此具体的诗题和编排在不同版本中可能有所差异,以下是根据这一主题和关...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