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4-14)诗词赏析17

诗词原文

浣溪沙·咏荷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全诗是什么?

宋·晏几道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

晚云带雨归飞急,嫩叶藏莺翠色幽。

船上采莲承玉露,匣中取镜照清愁。

作者简介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北宋著名词人,晏殊第七子,他自幼聪颖过人,继承了父亲良好的文学素养,工于言情,其词作情感真挚,婉约动人,多描写爱情生活,抒发离愁别绪,在艺术上颇有成就,与晏殊齐名,世称“二晏”。

译文

白嫩的莲藕开出花朵时,秋风已经悄然而至,那残破的荷叶仿佛带着未醒的睡意,却再也无法回头到夏日的繁华,傍晚时分,云朵携带着雨水匆匆归来,急迫地洒落,而嫩绿的荷叶下藏着欢歌的黄莺,翠色幽深而宁静,船上的采莲女承接着晶莹的露珠,打开镜匣,映照出内心的清愁。

释义

此词以秋日荷塘为背景,通过描绘白藕开花、晚云带雨、嫩叶藏莺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上片“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直接点题,表达了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下片则通过“晚云带雨”、“嫩叶藏莺”等细节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日荷塘的静谧与哀愁,最后以“船上采莲承玉露,匣中取镜照清愁”作结,将人物的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淡淡忧伤。

赏析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荷塘的景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词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精心刻画,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美好易逝的深深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无限怀念,词中“白藕作花风已秋”一句,既点明了季节,又寓含了人生易老的哲理;“不堪残睡更回头”则借荷叶之“残睡”,隐喻了词人心中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与无奈,下片的“晚云带雨”、“嫩叶藏莺”等句,以动衬静,更添几分哀愁与寂寥,全词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咏荷之作。

创作背景

晏几道一生仕途不顺,多愁善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汲取灵感,创作了大量反映个人情感与人生哲理的词作,这首《浣溪沙·咏荷》很可能是他在某个秋日,漫步于荷塘边,目睹荷叶凋零、荷花盛开的景象,触景生情,有感而发之作,词中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人生无常、美好易逝的深刻感悟,体现了词人敏感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白藕作花风已秋,不堪残睡更回头。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的解释

关键词“柯干如金石,心坚耐岁寒”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与舍弟华藏院忞君亭咏竹》宋·王安石一径萧萧竹万竿,半含烟雨半垂阴。平生爱此君颜色,柯干如金石气深。心坚耐岁寒,此君真可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