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轻阴阁雨迎天步,寒色留春送寿杯。下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13)诗词赏析16

诗词原文

春阴

轻阴阁雨迎天步,寒色留春送寿杯。下一句是什么?

宋·宋祁

轻阴阁雨迎天步,寒色留春送寿杯。

烟际柳丝迎黛色,水边花影漾红腮。

禁林鸠语时相和,御苑莺声巧转来。

佳气郁葱长不散,上林春色自蓬莱。

作者及朝代

作者:宋祁

朝代:北宋

作者简介

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官员,他与其兄宋庠均有文名,时称“二宋”,宋祁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独自撰写《新唐书·列传》部分,还著有《宋景文集》等,他的诗文风格清新自然,尤擅长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译文

轻轻的阴云笼罩着天空,仿佛在为迎接天子的步伐而留住雨水;寒冷的气息中,春天似乎也在为祝寿的酒杯而停留,烟雾缭绕中,柳丝轻拂,如同迎接那黛色的远山;水边,花朵的影子在水中荡漾,红得像少女的脸颊,皇宫中的斑鸠不时发出和鸣,御苑里的黄莺也巧妙地转着歌喉,吉祥的气息浓郁不散,上林苑的春色仿佛来自遥远的蓬莱仙境。

释义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里一个阴云轻笼、春意盎然的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宫廷生活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既庄重又温馨的氛围,诗中“轻阴阁雨”、“寒色留春”等句,既表现了天气的变化,也寓含了对天子寿辰的祝福和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

赏析

宋祁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一个独特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与宫廷生活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天子寿辰的祝福,诗中“轻阴阁雨”与“寒色留春”两句,既表现了天气的微妙变化,也寓含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天子寿辰的深深祝福,诗人还通过“烟际柳丝”、“水边花影”等细腻的描写,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展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宋祁在宫廷中为庆祝天子寿辰而作,在北宋时期,宫廷中的文人墨客常常通过诗歌来表达对天子的敬仰和祝福,宋祁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自然也不例外,他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对天子寿辰的深深祝福,也展现了自己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这首诗也反映了当时宫廷生活的庄重与温馨,以及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轻阴阁雨迎天步,寒色留春送寿杯。下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墙角一枝梅,凌寒独自开”出自宋代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虽然关键词中提到的是“一枝梅”,但原诗中为“数枝梅”,这里为了保持原诗的完整性,采用原诗内容。)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出自北宋诗人王安石的《梅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梅花》北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