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遨头不与追铙鼓,无限游人寂寞归。上一句是什么?

5个月前 (04-13)诗词赏析10

诗词原文

浣溪沙·春日游湖

遨头不与追铙鼓,无限游人寂寞归。上一句是什么?

宋·晏殊

湖上朱桥响画轮,溶溶春水浸春云。

碧琉璃滑净无尘,当路游丝萦醉客。

隔花啼鸟唤行人,遨头不与追铙鼓。

无限游人寂寞归。

作者简介

晏殊(991年-1055年),字同叔,抚州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自幼聪颖好学,十四岁即以神童入试,赐同进士出身,晏殊的词作清新婉约,情感细腻,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是北宋词坛的领军人物之一,与欧阳修并称“晏欧”,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译文

湖面上朱红的桥梁边,华丽的马车声声作响,春水融融,浸透了春天的云朵,湖面如碧绿的琉璃般光滑无尘,道路两旁,游丝轻绕,令过往的行人沉醉;花朵间,鸟儿啼鸣,似乎在呼唤着行人驻足,领头的游春队伍并未随着铙鼓声继续前行,留下无数游人在这春日美景中寂寞地归去。

释义

此词描绘了春日游湖的美丽景象与游人归途的寂寞心情,上片通过“朱桥”、“画轮”、“春水”、“春云”等意象,展现了湖面的宁静与春日的生机;下片则通过“游丝萦醉客”、“啼鸟唤行人”等细节,刻画出游人的沉醉与不舍,最终以“遨头不与追铙鼓,无限游人寂寞归”点出主题,表达了游人在美好时光结束后的落寞与无奈。

赏析

晏殊此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游湖的美好景致,同时也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时间之间的微妙关系,词中“湖上朱桥响画轮”一句,以动衬静,既表现了游湖的热闹,又反衬出湖面的宁静;“碧琉璃滑净无尘”一句,则通过比喻,将湖面比作碧琉璃,形象地描绘出其清澈透明、光洁无瑕的特点,而下片的“遨头不与追铙鼓,无限游人寂寞归”则是全词的点睛之笔,通过对比与转折,将游人的欢乐与归途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创作背景

此词可能作于晏殊仕途较为平稳、生活安逸的时期,作为一位文人官员,晏殊对自然美景有着深厚的情感与敏锐的洞察力,他常常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热爱,春日游湖,对于他而言,既是一种休闲方式,也是一种心灵的洗礼,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当游春的队伍散去,留下的只有无尽的寂寞与对逝去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在词中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遨头不与追铙鼓,无限游人寂寞归。上一句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