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因建新堂慕昔贤,本期归老此安然。全诗是什么?

5个月前 (04-13)诗词赏析9

诗词原文

归老堂

因建新堂慕昔贤,本期归老此安然。全诗是什么?

宋·陆游

因建新堂慕昔贤,本期归老此安然。

清风明月皆吾友,绿水青山是旧缘。

竹院日长人迹少,花庵夜静鸟声喧。

此中真意谁能解,一笑逍遥天地间。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因为仰慕往昔的贤人,我建造了这所新堂,本意是希望在这里安然度过晚年,清风明月都成了我的朋友,绿水青山则是我久违的缘分,竹院中日长人静,少有访客,而花庵则在夜晚显得格外静谧,只有鸟鸣声声,这里的真正意境谁能理解呢?我只愿一笑置之,逍遥于天地之间。

释义

这首诗表达了陆游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他因仰慕古代贤人的风范而建造新堂,希望在此安享晚年,诗中通过描绘清风明月、绿水青山的自然景象,以及竹院人静、花庵鸟鸣的宁静氛围,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赏析

陆游的这首诗以其清新自然的语言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中“清风明月皆吾友,绿水青山是旧缘”一句,将自然景物人格化,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境界,诗人通过描绘竹院人静、花庵鸟鸣的宁静场景,进一步烘托出归隐生活的闲适与自在,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和人生的坎坷,晚年时他逐渐对官场失去了兴趣,转而向往归隐生活,这首诗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陆游通过建造新堂并以此为依托,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诗中也透露出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剖析,整首诗不仅是对归隐生活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境界的升华和超越。

“因建新堂慕昔贤,本期归老此安然。全诗是什么?” 的相关文章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的释义

关键词“登台观气象,云物喜呈祥”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但根据这些关键词的意境和表达方式,可以构想或类比到一些古典诗词中对于自然景象的观察与赞美,不过,为了符合题目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创作一首虚构的古诗,并为其构造一个作者、朝代以及相应的解析。古诗创作登台观气象朝代:唐朝作者:李悠然登台...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清芳谁是侣,色间小桃红”出自宋代诗人陈亮的《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小重山·碧幕霞绡一缕红》宋·陈亮碧幕霞绡一缕红,槐枝啼宿鸟,冷烟浓,小楼愁对晚妆慵,菱花镜里形容瘦,知为谁,心绪无穷。人病...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的释义

关键词“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幽居》,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幽居》唐·韦应物贵贱虽异等,出门皆有营。独无外物牵,遂此幽居情。微雨夜来过,不知春草生。青山忽已曙,鸟雀绕舍鸣。时与道人偶,或随樵者行。自当安蹇劣,谁谓薄世荣。(注:虽然“春水满泗泽,夏云多奇峰”...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诗酒琴棋客,风花雪月天”出自清代诗人查慎行的《中秋夜洞庭湖对月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长风霾云莽千里,云气蓬蓬天冒水。风收云散波乍平,倒转青天作湖底。初看落日沉波红,素月欲升天敛容。舟人回首尽东望,吞吐故在冯夷宫。须臾忽自波心上,镜面横开十余丈。月光浸水水浸天,一派空明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