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熙熙春色水溶溶,修禊临流景倍浓。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4-12)诗词赏析14

诗词原文

春日修禊

熙熙春色水溶溶,修禊临流景倍浓。的意思及出处

宋·陆游

熙熙春色水溶溶,修禊临流景倍浓。

柳外莺声娇欲醉,花间蝶影乱相从。

金樽满酌休辞醉,玉麈轻挥且放慵。

莫负良辰美景时,人生难得几回逢。

作者及朝代

作者:陆游(1125年11月13日-1210年1月26日)

朝代:南宋

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陆游亦有史才,他的《南唐书》,“简核有法”,史评色彩鲜明,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译文

春日里,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波光粼粼的水面,景色宜人,在这美好的时节,人们来到河边举行修禊(古代春日里在水边举行的祈福消灾的仪式),使得这春日的景致更加浓郁,柳树外,黄莺的啼声清脆悦耳,仿佛要把人陶醉;花丛间,蝴蝶翩翩起舞,身影交错纷乱,金樽美酒满斟,不必推辞,尽情畅饮;手持玉麈(古代文人雅士常执之物,用于清谈或挥扫尘埃),暂且放下心中的烦恼与慵懒,不要辜负了这良辰美景,因为人的一生中,能够遇到几次如此美好的时光呢?

释义

本诗描绘了春日修禊时节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风光的明媚与人们欢聚一堂的喜悦,诗中“熙熙春色水溶溶”描绘了春日景色的柔和与生机,“修禊临流景倍浓”则点明了修禊活动的背景,增强了节日氛围。“柳外莺声”与“花间蝶影”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生机盎然,而“金樽满酌”与“玉麈轻挥”则展现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的放松与享受。

赏析

陆游此诗以春日修禊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们活动的生动刻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赞美,诗中“熙熙春色”与“水溶溶”的描绘,既表现了春日的明媚与柔和,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愉悦,而“柳外莺声”与“花间蝶影”的描写,则进一步增强了诗的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美丽的春日景象之中,诗人通过“金樽满酌”与“玉麈轻挥”的描绘,展现了人们在美好时光中的放松与享受,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难得几回逢的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感慨。

创作背景

陆游此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个人经历有关,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仕途的起伏与人生的波折,但他始终保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在春日修禊这一传统习俗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美丽与人们活动的欢乐,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珍惜,诗人也通过此诗表达了对人生短暂、时光易逝的感慨与无奈,从而更加凸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熙熙春色水溶溶,修禊临流景倍浓。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作者简介:李峤,唐代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早年进士及第,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等职,他文学造诣深厚...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的释义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临轩一赏后,轻薄万千花”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句子,为了符合您的要求,我将基于这些关键词构思并创作一首古诗,然后按照您的要求提供作者、朝代以及各方面的解析,但请注意,以下内容是基于创意和想象的,并非真实历史资料。古诗创作临轩赏花朝代:虚构的“雅韵朝”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