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了无楼殿嗟馀侈,自见耕桑复太平。的解释

5个月前 (04-12)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野老歌

了无楼殿嗟馀侈,自见耕桑复太平。的解释

唐·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长吏明知不申破,急敛暴征求考课。

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

剥我身上帛,夺我口中粟。

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

不知何人奏皇帝,帝心恻隐知人弊。

白麻纸上书德音,京畿尽放今年税。

昨日里胥方到门,手持尺牒榜乡村。

十家租税九家毕,虚受吾君蠲免恩。

高秋禾黍多成实,人家少能尝一黍。

仓禀既实礼义充,岁晚吾徒相勖勉。

了无楼殿嗟馀侈,自见耕桑复太平。

作者简介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人,贞元十五年进士,历太常寺太祝、国子监助教、秘书郎、国子博士、水部员外郎、主客郎中,仕终国子司业,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的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等。

译文

老农家境贫寒,在山间居住,耕种着三四亩贫瘠的山田,由于田地贫瘠,收成不好,再加上赋税繁重,老农连饭都吃不上,他辛苦一年所收的粮食,都被送入官仓,最后腐烂化为尘土,到了年底,老农只能拿着锄头和犁杖回到空荡荡的屋子里,呼唤儿子上山去捡橡子充饥,而西江的商人,用船载运着成百斛的珠宝,船舱里养的狗都常常吃肉。

地方官吏明明知道老农的困苦,却不为他申冤破情,反而急征暴敛,苛求政绩,以此作为升官的资本,老农为了缴纳官租,不得不典押桑田,出卖土地,面对这样的困境,老农不禁自问:明年我的衣食将怎么办呢?官吏们剥去我身上的衣服,夺走我口中的粮食,他们就像豺狼一样,虐害百姓,难道一定要钩爪锯牙才算是吃人肉吗?

不知道是谁把百姓的困苦告诉了皇帝,皇帝心生怜悯,知道了百姓的艰难,皇帝在白麻纸上写下德音,宣布免除京畿地区的今年租税,昨日里胥才刚刚到门,手里拿着告示,在乡村张榜公布,十家之中有九家已经缴完了租税,只有老农一家虚受了皇帝的蠲免之恩。

现在正是高秋时节,禾黍大多已经成熟,但百姓家中很少有人能尝到新粮,虽然粮仓已经充实,但百姓的礼义还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到了岁末,我们这些人只能互相勉励,共同期待太平盛世的到来,现在没有了奢华的楼殿,只剩下耕桑的百姓,这才是真正的太平盛世啊!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老农的悲惨生活,揭露了封建社会中官吏的横暴贪婪和百姓的苦难,诗中“了无楼殿嗟馀侈,自见耕桑复太平”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奢华生活的摒弃,诗人认为,真正的太平盛世不是建立在奢华的楼殿之上,而是建立在百姓的耕桑之上。

赏析

这首诗以老农的口吻,叙述了封建社会中百姓的苦难和官吏的横暴,诗人通过对比的手法,将老农的贫困与商人的富庶、官吏的贪婪与皇帝的仁德进行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百姓的悲惨处境,诗人也通过描写老农对太平盛世的向往,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了无楼殿嗟馀侈,自见耕桑复太平”两句,是全诗的精华所在,诗人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对奢华生活的摒弃和对耕桑生活的向往,这两句诗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而且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反映了唐代社会中百姓对太平盛世的渴望和对封建统治的批判。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中期,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百姓生活困苦,张籍作为一位关心百姓疾苦的诗人,通过这首诗对封建社会中官吏的横暴贪婪和百姓的苦难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诗人也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理想社会的追求,这首诗不仅反映了唐代社会的现实状况,也体现了张籍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精神。

“了无楼殿嗟馀侈,自见耕桑复太平。的解释”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出自宋代诗人宋祁的《落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落花》宋 · 宋祁高阁上连霄,平林远带潮。雨丝风片里,烟水暮云朝。院落沉沉晓,花开白雪香。妆台余麝粉,歌扇掩鸾胶。作者简介:宋祁(998年-1061年),字子...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