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远愧故人勤置驿,每逢樽酒为加餐。出自哪首诗?

5个月前 (04-11)诗词赏析12

诗词原文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远愧故人勤置驿,每逢樽酒为加餐。出自哪首诗?

唐·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远愧故人勤置驿,每逢樽酒为加餐。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作者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他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842年),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留下《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他的诗歌风格雄浑豪迈,富有哲理性和批判精神。

译文

在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度过了二十三年被贬谪的时光,回来物是人非,怀念故友只能徒然吟诵《思旧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好友们为我殷勤置办酒宴,我每遇酒宴就多吃几碗饭,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释义

本诗是刘禹锡在扬州遇到白居易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诗中首联概写谪守巴楚、度尽劫难的经历,二联感叹旧友凋零、今昔异貌,三联感谢故人热情款待,劝慰自己借酒振奋,尾联点明酬答白居易的题意,全诗感情真挚,沉郁中见豪放,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仕宦升沉的豁达襟怀,也表现了诗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精神。

赏析

“远愧故人勤置驿,每逢樽酒为加餐”这两句,是刘禹锡对白居易热情款待的感激之情,刘禹锡被贬多年,归来时友人依然对他热情如初,这让他深感愧疚和感动,他觉得自己远离京城多年,未能报答友人的深情厚谊,只能借每次相聚时的美酒佳肴,来慰藉自己的心灵,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这两句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创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回洛阳,同时白居易从苏州返洛阳,二人在扬州初逢时,白居易在宴席上作诗赠与刘禹锡,刘禹锡写此诗作答,刘禹锡在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因参与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而遭到贬谪,他先贬到朗州(今湖南常德),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州市),调夔州(今重庆奉节)、和州(今安徽和县),未离谪籍,朗州在战国时是楚地,夔州在秦、汉时属巴郡,楚地多水,巴郡多山,“巴山楚水”,泛指贬地,刘禹锡没有直率倾诉自己无罪而长期遭贬的强烈不平,而是通过“凄凉地”和“弃置身”这些富有感情色彩的字句的渲染,让读者在了解和同情作者长期谪居的痛苦经历中,感觉到诗人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首诗是刘禹锡在人生低谷后重新振作起来的见证,也是他与白居易深厚友情的体现,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禹锡的豁达与坚韧,以及他对友情的珍视与感激。

“远愧故人勤置驿,每逢樽酒为加餐。出自哪首诗?” 的相关文章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的释义

关键词“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出自唐代诗人刘长卿的《湘中忆归》,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湘水吟唐·刘长卿身在三湘四水间,行吟年复又一年。更将雅意凌云笔,醉折奇花五色笺。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归梦不知何处是,对床空自忆君来。(注:虽然“寒暄一夜隔,客鬓两年催”是此诗中的名句,但全诗...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的释义

关键词“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出自唐代诗人李峤的《风》,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杆斜。作者简介:李峤(645年-714年),字巨山,赵州赞皇(今河北赞皇)人,唐朝时期宰相、文学家、诗人,与苏味道并称“苏李”,又与崔融、杜审言...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下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出自北宋诗人释行海的《梅花》,以下是诗词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诗词原文:梅花宋·释行海年年二三月,底事笑春风。剩欲相寻处,今宵梦亦空。作者简介:释行海,字方外,号雪窗,俗姓何,瑞安(今属浙江)人,南宋末年诗人、僧人,生平事迹不详,曾北游燕赵,南走湖湘,后归隐于西湖孤山,...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倾国姿容别,多开富贵家”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和令狐相公咏双莲花》唐·刘禹锡菡萏新花晓并开,浓妆美笑面相隈。西方此地生莲偶,倾国姿容别世才。秋沼落花红菡萏,夕窗残月碧芙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