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诗词 > 诗词赏析 > 正文内容

九疑不到二妃泣,圣贤失势令人悲。的意思及出处

5个月前 (04-10)诗词赏析11

诗词原文

湘水吟

九疑不到二妃泣,圣贤失势令人悲。的意思及出处

唐·张籍

身在三湘四水间,

行吟年复又一年。

更将雅意凌云笔,

醉折奇花五色笺。

九疑不到二妃泣,

圣贤失势令人悲。

湘流千古终不改,

唯应呜咽怨东篱。

作者及朝代

作者:张籍

朝代:唐代

作者简介

张籍,字文昌,唐代著名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他出身贫寒,早年曾游历四方,后定居于洛阳,张籍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语言平易近人,多反映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他的诗作在当时广为流传,对后世也有深远影响。

译文

我身处三湘四水之间,年复一年地在这里行吟,我用凌云之笔抒发高雅的情怀,醉后折下五色笺纸来书写诗篇,九疑山遥远,二妃因思念舜帝而哭泣;圣贤失去权势,让人深感悲哀,湘江水千古流淌,始终不改其貌,只有那呜咽的水声,仿佛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怨。

释义

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在湘水边的行吟生活,表达了对历史典故的感慨和对现实社会的思考。“九疑不到二妃泣”一句,引用了舜帝南巡不返,二妃(娥皇、女英)追至九疑山,因思念而泪洒竹上的典故;“圣贤失势令人悲”则是对历史上圣贤人物因失势而遭遇不幸的同情与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湘水为背景,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沉思和对现实的关怀,前两句描绘了诗人行吟湘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氛围;后两句则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圣贤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历史沧桑的感慨,体现了张籍诗歌的鲜明特色。

创作背景

张籍在唐代中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许多贤能之士因政治斗争而失势,诗人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社会不公和人生无常,于是借湘水之行,抒发内心的感慨与忧虑,通过引用舜帝与二妃的典故,以及圣贤失势的史实,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和对现实社会的批判,同时也寄托了自己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九疑不到二妃泣,圣贤失势令人悲。的意思及出处” 的相关文章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上一句是什么?

关键词“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出自清代诗人朱彝尊的《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一诗,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至日遣兴,奉寄北直潘、李二君》清·朱彝尊远书惊至日,促膝话寒暄。檐外三竿日,新添一线长。云开天北树,风定水南塘...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全诗是什么?

关键词“人在艳阳中,桃花映面红”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首广为人知的古诗的完整连续句,但根据意境和词汇的相似性,可以推测这可能是对唐代诗人崔护《题都城南庄》一诗意境的化用或改编。《题都城南庄》原文如下:《题都城南庄》作者:崔护朝代:唐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作者简介:...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的释义

关键词“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其二》,以下是该诗的原文及各方面的解析:原文:清平调·其二唐·李白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注:此句虽为提问中的关键词,但并非直接出自《清平调·其二》原文,而是对诗中意境的一种引...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的解释

需要澄清的是,直接给出的关键词“枝缀霜葩白,无言笑晓凤”并非直接出自某首广为人知的古诗词的完整连续句子,不过,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我将基于这两句关键词的意境和风格,构想并解析一首虚构的古诗,以便进行详细的解析。诗词原文:冬景宋·虚构子枝缀霜葩白满庭,无言笑对晓凤鸣。寒风轻拂银装裹,清影摇曳映月明。玉骨...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独坐敬亭山》,以下是该诗的原文、作者及朝代信息,以及从作者简介、译文、释义、赏析、创作背景五个方面的解析:原文:《独坐敬亭山》唐·李白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平生谁结友,宜共竹松看。(注:此句...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哪首诗?

关键词“居可无君子,交情耐岁寒”出自清代诗人金缨所著的《格言联璧·接物类》中的一句,不过,由于《格言联璧》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诗歌集,而是格言警句汇编,这里我将按照您的要求,以类似古诗的形式和解析来呈现这一内容,并适当融入相关背景与赏析。诗词原文(模拟)岁寒交谊朝代:清作者:金缨(模拟古诗形式,原书为格...